孔子的作用

许多人都想拿孔子说事,无论是褒他还是贬他,可以说孔子就是后世人们手里最大的一块砖头。

砖头有什么用?取决于拿砖头的人的态度,它既可以被当作垫脚石使自己站得更高一点,也可以被当作武器去砸人。

砖头,本质上不是砖头,只是工具。

平常人看孔子,也就是一个平常的教书先生而已,但是政治家却并不把孔子看成一个人,而是一件工具,随意变换,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工具,决定于政治家要让他发挥什么样的用途。

孔子是怎样变成板砖的

孔子生于春秋末期,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前627—前554年),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先娶了老婆施曜英,一连生了九个女儿。于是娶了一个妾,生了一个儿子叫孟皮,但是孟皮是个残疾人283。于是又娶了第二个妾,叫颜征在。在叔梁纥70岁时生了孔子,因出生之前曾在尼丘祈祷,故起名为丘,排行第二,故字仲尼。

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病逝。叔梁纥死后,原配施氏和叔梁纥的家人都不喜欢孔子母子,没有善待他们,于是颜征在就带着孔子离开了,移居曲阜阙里,独自抚养孔子,过着清贫的生活。到了17岁时,孔子的母亲也去世了。

孔子19岁成亲,娶宋国亓官氏的女儿(有说朱国兀氏)为妻,次年生了唯一的儿子孔鲤。孔鲤比孔子死的早,但是给孔子留下了后代孔伋。

成年的孔子身形魁梧,“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284,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为豪。

自20多岁起,孔子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开始有些名气。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公元前517年,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内乱,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

公元前515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285孔子又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公元前501年,51岁的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

公元前497年,55岁的孔子与权臣季桓子不和,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十四年周游列国的旅程,历经艰难险阻,四处碰壁,并且差点饿死286。

公元前484年,孔子68岁时,季桓子的儿子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开始时鲁哀公与季康子还常以政事相询,但终是“敬而不用”,于是孔子晚年继续致力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

公元前479年,孔子患病,不愈而卒,死时73岁,跟他爹叔梁纥活得一样长。后来这个年龄成为中国人心理上的一道坎,不知跟孔子有没有关系。

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培养了一大批的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中有很多成为东周时期各国高官栋梁。在权力的作用下,孔子的思想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

孔子行教像

春秋时期的孔子并没有获得现在所看到的那么高的地位,孔子从一介布衣被一步步塑造成圣人,中间大概经历了五百年的历程。

孔门弟子中那个能说会道并守孝六年的子贡是第一个把孔子的形象定位成“圣人”的人。孔子的敌人叔孙武叔诋毁孔子,子贡挺身维护:“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