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足纲(第3/4页)

《博物志》第四十九章也出现了关于阔船蛸的记述,也让我摘录过来吧。

木奇亚努斯[11]的报告称,他曾在普洛彭提斯海(现今马尔马拉海)见过像船一样的动物。它生着形如船底的卷贝,船尾较圆,船头呈尖形。在这卷贝之中有一种类似墨鱼的动物,名为纳普利欧斯,不过卷贝和这类似墨鱼的动物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彼此消遣。它们的消遣方式有两种。天气风和日丽时,乘在卷贝上的动物会像划桨一样,用腕足在下方拍打海面。若起风了,这动物便将腕足伸入水中当作船舵,贝壳则迎风张开口。后者让前者搭乘在自己身上,前者则操纵着后者,彼此同乐。这份快乐,即便是两只没有感觉的动物也能感受到。话虽如此,这种动物对水手而言是不祥的征兆,人们普遍相信,倘若这种动物出现,就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这一小节出现了纳普利欧斯一词,将其当作与那乌提罗斯一样的阔船蛸即可。普林尼似乎认为阔船蛸像寄居蟹那样,是章鱼与贝壳协力共生。当然这并非正确的观念。不过据说制造外壳的阔船蛸中,只有雌性能自由出入其外壳,所以普林尼将外壳误认为其他的生物,也不足为怪。

在章鱼之后,普林尼还继续写了虾和蟹,不过我接下来想引用关于海胆的内容,这也是我喜欢的。出自第五十一章后半部分。

同一种类的海胆,其足周围长有棘刺。步行在它们看来,就是咕噜咕噜地翻滚前行。经常能见到棘刺磨损的海胆。棘刺极长而外壳极小的海胆叫作艾奇诺美托拉(海胆之母)。海胆未必一定是绿色的。托罗纳(爱琴海北岸哈尔基季基半岛[12]上的城市)附近产的海胆呈白色,棘刺也较小。海胆的卵皆味苦,数量为五个。口长在身体中央,朝向地面。海胆若预感海上将有大风浪,便会事先抓住小石头等待着。据说它们能依靠小石头的重量来避免身体被风浪翻转。此外,它们可通过翻滚,防止棘刺磨损。海胆的这些行动也能提醒水手们,是时候将船只用两个锚拴住了。

读者们或许也能看出来,上述章节的前半大多依照亚里士多德的记述,到了后半部分,就出现了一种普林尼独特的动物拟人化观点。我们应当也注意到,普林尼的记述模式是有相似之处的。而且时不时会出现下面这种反省的口吻,这也是普林尼的风格,挺有意思的。具体请看《博物志》第五十三章的开头,普林尼在这里感叹着物质文明进步之后的世态。

为何我要讲述这般无聊之事呢?明明世风的颓废与奢侈全都源自那个贝壳!诚然,在整个大自然中,海洋确实为人类的口腹之欲提供了最为珍贵的食材。无论是鱼类料理,还是其他珍奇美味,人类都会根据捕获食材所经历的危险程度,对其倍加好评。不过这些食材的数量与染料骨螺、贝壳和珍珠相较,就不足为道了。海产品不仅仅是我们的腹中之物,还被装饰在男男女女的手上、耳旁、头上和身体各处。海与服装之间,起伏的波浪与羊毛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也许无须我多加解释,染料骨螺是一种骨螺,罗马人可从中获取紫色染料,因而对之十分珍重。若要就此再做论述,恐怕用一整篇文章也讲不完。

注解:

[1] 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将领、执政官。

[2] 罗马在伊比利亚半岛的行省,位于现今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州。

[3] 法国文学批评家、社会学家,著有《人与神圣的事物》和《神奇事物的深处》等,研究了人类社会及文化生活中的奇特现象。

[4] 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哲学家、政治家、雄辩家。

[5] 此处应指老加图。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家、演说家,罗马史上最重要的拉丁语散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