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6/22页)

让叶名琛没想到的是,咸丰皇帝对他“打胜仗”似乎并不满意,而是提出了“息兵为要”的方针。皇帝陛下认为打了败仗固然不好,毕竟有损国体;而打了胜仗也不好,会招致洋人的报复,现在“长毛”匪患尚未平息,沿海不能再开战端。

如果抛开先前咸丰皇帝在修约问题上的反应不谈,单看这个“息兵为要”的策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我们只能说从道光皇帝到咸丰皇帝,在对外国策上是没有一个战略性考虑的,天朝上国的自满心态让高层的统治者们从来都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而这也就注定了当洋人们真的架起大炮时,咸丰皇帝作为最高的统治者,必然会找客观原因来为自己的短视开脱。

咸丰皇帝接到叶名琛打败英夷的奏报后,立即发布上谕责备他没有将事情办好:

当此中原多故,饷糈艰难,叶名琛总宜计深虑远,弭此衅端,既不可意存迁就止顾目前,又不可一发难收复开边患。……现在各国既知其无理,自有公论,日后英国传闻,或不至有所借口。如果该酋自知理屈,悔罪求和,并罢议进城,只可俯如所请,以息兵端,但不可意存迁就,致该夷故智复萌,肆行要挟。

从谕旨内容可以看出,咸丰皇帝交给叶名琛的任务,实在是个颇有难度的技术活,既不能开启战端,又不能满足英国人的要求,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咸丰皇帝根本就没从实际出发去解决和英国人的纷争,更何况叶名琛也不是精明强干能担大任的人,当时广州百姓中间流传着一首讽刺叶名琛的顺口溜:

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

如果用一句俗语来概括,那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咸丰皇帝将对付英国人的重任交给叶名琛,本身就是个错误。皇帝自己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时英国在欧洲与俄国之间的克里木战争已经结束,在首相巴麦尊强有力领导下的英国政府,必然会加速解决与清政府的修约问题,这是关系到国家利益的战略问题,并不是咸丰皇帝一厢情愿想要息兵就可以达到目的这么简单。而且,咸丰七年(1857)二月,巴麦尊成功运作议会通过了扩大军费和增援远征军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提案。三月二十六日(4月20日),英国政府任命前驻加拿大总督额尔金为全权专使,率领一支由两千九百人组成的陆海军奔赴中国。

与此同时,法国由于在修约问题上与英国人“同病相怜”,在看到英国人已经决定对清政府发动战争后,也在寻找侵华的借口。当时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以天主教神父马赖在中国广西西林被杀为借口,提出了“为保卫圣教而战”的口号,与英国军队联合共同派兵来华,以格罗南为全权专使,带领一千名士兵,于八月二十六日(10月13日)到达香港。

英法联军在香港一共集结了五千六百余名士兵,并照会美国新任驻华公使列卫廉、俄国公使普提廷先后到达香港,共同谋划对华的战争,以达到扩大在华特权的目的。当时经过商讨,决定英法为军事进攻的主力,俄美担任对清政府施加外交压力的帮凶,并继续以修约名义向叶名琛发出照会,只要清政府态度模糊或者一口回绝,英法联军即开始实施军事打击。

面对来自四国的压力,叶名琛向咸丰皇帝详细奏报了广州目前的局势。由于很长时间以来叶名琛对洋人们的态度遭到诟病,因此他在奏报的最后,声称要与英法联军进行决战,既要为朝廷立功,也是为自己正名。

若再不乘此罪恶贯盈之际,适遇计穷力竭之余,备将节次要求各款,一律斩断葛藤,以为一劳永逸之举,则得陇望蜀,伊于胡底?……总俟其附近兵船全行退出,各国贸易开舱有期,即行飞速奏报,以期早慰圣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