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祺祥政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让咸丰皇帝焦头烂额,而且迅速损害了他的身体。南方的太平天国依旧在肆虐,咸丰皇帝似乎在重走父亲道光皇帝的老路。但道光皇帝至少在位的前三十年还算是天下太平,可咸丰皇帝自即位后,就一直没有消停,一张张不平等条约摆在了他的面前,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甚至是俄国人接踵而来,每一个都是虎视眈眈,而且帝国的象征性标志圆明园也是在他的时代被洋人所毁。

随着局势越来越艰险,朝廷越来越羸弱,咸丰皇帝早已没有了即位之初的雄心壮志,现在他只希望能够在热河的行宫里,避开外部的一切烦恼,与他身边的那些红粉佳人共享人间的欢乐。可是这反而是一种恶性循环,他越这样做,身体就越差,终于在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病死在避暑山庄,终年三十岁。

咸丰皇帝临终前虽然将长子、叶赫那拉氏所生的载淳列为继承人,但当时载淳年方五岁,还是个顽皮的孩子。因此咸丰皇帝同时任命肃顺、载垣、端华、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等八人作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五岁的载淳。咸丰皇帝又担心大权旁落,便将两枚日常随身携带的“御赏”“同道堂”印章,分别授给皇后钮祜禄氏和儿子载淳,作为朝廷权力的象征。

不过,这个安排虽然避免了八大臣篡权,但却埋下了另一个政治隐患。

1. 懿贵妃的野心

咸丰皇帝去世后,作为载淳生母的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内心其实是喜悦与忧愁并存。喜的是自己的儿子被立为皇帝,在那个注重礼法的年代,皇家从来都是母以子贵;然而忧也是因为礼法,这使得她不能名正言顺地成为皇太后,而只能遵照咸丰皇帝的遗诏,奉钮祜禄氏为皇太后,自己依旧只能处于次席的位置。

当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在东侧厢房里的叶赫那拉氏默默地掉下了眼泪。不过,当时没有人注意到她的心态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前边我们说过,咸丰皇帝想要逃离京师前往热河时,叶赫那拉氏劝阻丈夫的那番话语堪称见识卓绝,从中就可以看出她不同于一般的女人。事实上,从进宫伊始,她就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规划。

叶赫那拉氏进宫后,在内廷中位列第三等,封兰贵人,皇后就是咸丰二年(1852)进宫的钮祜禄氏,也就是后来同治皇帝载淳即位后所封的慈安太后,俗称东太后。据《清史稿》记载,兰贵人叶赫那拉氏“少而慧黠,嬛艳无匹侪”,是一个喜欢文艺、性格活泼的妙龄少女。

咸丰皇帝后妃成群,如果从嫡福晋萨克达氏算起,包括叶赫那拉氏在内,一共十九个人。最受宠爱的当属丽贵人。咸丰五年(1855),丽贵人为皇帝陛下生了第一个孩子,即固伦荣安公主。这让重男轻女的咸丰皇帝颇为郁闷,没有皇子继承大统让他当时甚是苦恼。

可就在此时,兰贵人叶赫那拉氏那里传来了怀孕的喜讯,依据当时宫廷的制度,“内庭等位遇娠,有生母者,许进内照看”,咸丰皇帝就这样将自己的岳母请进宫内照看叶赫那拉氏。在一般情况下,嫔妃们怀孕将近八个月时要“上夜守喜”。咸丰皇帝当时对叶赫那拉氏特别照顾,从咸丰六年(1856)的二月起,就让两名御医和两名负责接生的姥姥上夜守喜,而后又增加到六名御医,分为两班轮流守夜,每天的食用品可以按照日常供应量标准加半供应。

咸丰皇帝十分重视叶赫那拉氏的怀孕,他的内心深处,时刻希望她能为自己生下一个龙子。他的殷切期望没有落空,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1956年4月27日),叶赫那拉氏生下了咸丰皇帝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由于儿子的出生,叶赫那拉氏由当时的懿嫔晋封为懿贵妃,这也意味着她在后妃中的地位上升到了第二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