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5/22页)

咸丰皇帝的这个谕令,可以说是有些因噎废食和蛮横无理,而当时的大清帝国在西方列强面前,依旧没有蛮横无理的资本,这一点很快就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印证。

2. 广州战事

在咸丰皇帝发布谕令的三天前,远在广州的海域之上发生了决定大清帝国国运以及诸多人命运的事件,这就是我们前边提到过的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亚罗号事件”。

咸丰六年九月十日(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千总梁国定例行巡逻时,在珠海炮台附近的码头,搜查出私运鸦片的中国划艇“亚罗”号,逮捕了两名海盗以及十几名涉嫌私运鸦片的中国船员,然后将船上的英国国旗扯下。

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得到消息后,率先发起挑衅,辩称“亚罗”号划艇是大英帝国的船,中国水师私自扣留该船,并扯下英国国旗,是典型的侮辱英国国格行为,要求叶名琛立即放人并赔礼道歉。

以后世的角度看,“亚罗号事件”很可能是英国人借口对清政府动武而达到修约目的的阴谋,因为后来包令也承认,经过他们的调查,“亚罗”号是无权悬挂英国国旗的,允许这艘船这样做的执照已经于八月二十九日(9月27日)期满。在这个日子之后,“亚罗”号就不再受英国保护。

可是当时清政府并不知道其中缘由,叶名琛为了防止事态扩大,命令南海县丞亲自带着照会文件和被逮捕的船员送交巴夏礼。但是巴夏礼只接收了被捕的船员,并不开启照会文件,要求梁国定必须亲自来,重新定案,纠正自己的不察之罪。九月二十三日(10月21日),巴夏礼向叶名琛发出最后通牒,以次日为限,如果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就发兵进攻广州城。

叶名琛对此无动于衷,性格傲慢古板的他,认为这不过是巴夏礼的一种外交手段,因此没有做战前准备,广东地区的清军对英国人即将发动战争也毫不知情。就是在这样一种疏于战备的情况下,九月二十五日(10月23日),英军海军上将西蒙麦格理率领军舰三艘、士兵两千人,突然闯过虎门海域开进内河,用火炮轰击广州城。

在英军发动进攻时,叶名琛正在校军场观看乡试的马箭科目。他正看得兴致勃勃,忽然听到隐隐传来的炮声,兵丁向他报告说英军舰船已经进入内河,水师因为没有得到命令,因此不敢发炮还击。

当时叶名琛的反应是“无妨!等到天黑之后,这些蛮夷必然离去,传令让内河水师收起战旗,不可放炮还击”。这位总督大人说完后,继续兴高采烈地观看乡试。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此后一连三天,虽然他始终稳坐在校军场的最高宝座上观看乡试的热闹场面,但英军始终未曾离去,而且利用火炮的优势成功占领了珠海炮台。

当时广东清军共有七万四千余人,广州城内外有守军一万两千余人,城郊炮台有十座,内河炮台有二十二座,每座炮台有守军二十至六十人不等,守卫力量不算弱,但是在叶名琛的不抵抗命令下,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英军将炮台击毁。

九月二十九日(10月27日),英国军舰再次驶进内河,以叶名琛的总督衙门为目标开炮进行轰击,次日又继续增强火力向总督衙门方向轰击。十月一日(10月29日),英军将广州城墙轰开,两三百名英军士兵攻进城内,清军被迫与之展开巷战。由于英军兵力单薄不敢深入,最终于当晚撤出城外。

英军攻进广州城这件事,出乎叶名琛的预料,他倒是不在乎损毁几个炮台的问题,而是担心一旦皇帝陛下怪罪下来,自己会因防卫不力而丢了官。因此他采取主动上奏的方式,谎报在广州海域与英军临时发生冲突,最终剿灭英夷水师获胜,试图平息皇帝陛下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