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艰难之开端

1. 从整顿入手

道光三十年正月二十六日(1850年3月9日),道光皇帝第四子、时年十九岁的爱新觉罗奕正式即位,以明年为咸丰元年,大清帝国的第七代君王咸丰皇帝,就这样在老皇帝的丧礼之后,和平过渡,登上了政治舞台的最前沿。

像他的父亲道光皇帝一样,咸丰皇帝在即位之初也想做个有道明君,他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颁诏求言集思广益。当时许多朝臣应诏陈言,纷纷上书直谏流弊。

咸丰皇帝十分明白,老爸在位时,对于采纳谏言做得并不到位,甚至达到过十余年间没有一个人敢于上书直谏的程度。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道光皇帝不能任人唯贤,只信任穆彰阿等几个有限的大臣。咸丰皇帝正是针对这种弊端,开始着手进行解决,当时很多朝臣看到新皇帝能够广开言路,认为终于找到了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于是纷纷在咸丰皇帝面前表现自己,而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曾国藩。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咸丰皇帝下达求言令后,曾国藩积极响应,集中论证“今日急务,首在用人”的道理,呼吁咸丰皇帝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曾国藩在奏疏中指出:

今日所当讲求者,唯在用人一端耳。方今人才不乏,欲作育而激扬之,端赖我皇上之妙用。大抵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废一……

曾国藩认为中央的官员们普遍存在畏首畏尾和陷入琐碎事情两个弊端,而地方官员则存在敷衍和自满的弊端,两种官员的通病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此曾国藩提出了“转移之道”,改变官场的通病,让官员们成为有用之才。

曾国藩倡导在官员中间营造学习与研究的氛围,建议咸丰皇帝要像当年的康熙皇帝一样,勤于学问,促使儒臣们逐日进讲,寒暑不辍,并召见廷臣,辄与往复讨论。曾国藩还认为,皇帝应该成为朝臣学习的榜样,要时时督促各级官吏重视学习,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见无才者,则勖之以学,以痛惩模棱罢软之习;见有才者,则愈勖之以学,以化其刚愎刻薄之偏。”总的来说,就是要通过学习,提高官员素质,打造一个学习化政府。而且曾国藩预言,如果按照他的想法去做,不出十年大清帝国的人才必大有起色。这就是曾国藩提出的“转移之道”。

有了“转移之道”这个总则,曾国藩还提出了培养人才的具体方法,他认为各级官吏要遵循保举、超擢的方法,对自己的下级官吏要经常表扬或者批评,对于政府官员中不称职者要及时审查清理,而对于有才能者,可以通过“部院各保司员”的办法选拔,皇帝也可以破格提拔人才,越级重用具有才能的官员。

曾国藩曾有过这样一番比喻:

盖偿论之,人才譬若禾稼,堂官之教诲,犹种植耘耔也,甄别犹去稂莠也,保举则犹灌溉也。皇上超擢,譬之甘雨时降,苗勃然兴也。

曾国藩的这个比喻,暗指当时的政府官员存在纪律松散,人浮于事,互不负责的严重问题。为此他建议各衙门的堂官,必须日日坐班办公,随时了解下属的情况,甚至要了解到下属情绪的变化。皇帝也按照以此类推之法了解朝廷官员的情况,做到各个部门有什么样的人才能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可以破格提拔谁。

对于如何考察官员,曾国藩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了解官员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奏折的形式。曾国藩是针对道光年间无人敢上书言事的情况而特别提出这个观点的。他当然无法明面指责先帝的过失,只有列举自大清立国以来,先辈皇帝们是如何采纳那些诤臣的建议的例子,这些诤臣因为先辈皇帝知人善任而最终成为名臣,进而希望咸丰皇帝也能够效仿他们广开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