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宪宗之死(第4/8页)

在立太子问题上,除了李纯隐藏内心深处的想法之外,朝臣们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宰相李绛就上奏李纯,认为李纯即位四年来还没有立太子,这会让很多子嗣产生非分之想(“开窥觎之端”),希望李纯尽快做出决定。

李绛上奏建议早立太子,虽然没有明确指明应该立哪个儿子,但李绛的话中提到了皇子们会有非分之想的问题。显然这个话题是针对三子李宥的,因为其母郭贵妃的出身和地位高于其他嫔妃,凭借着母亲的高贵,李宥是最可能产生非分之想的,这远不是李宁的母亲纪氏所能比的。

李绛虽然没有明言到底立谁,但从其话语隐含的意思以及那个时代立长不立幼的礼法来看,李绛是支持立长子李宁为太子的。可以说,李纯最终决定立长子李宁,朝臣们起到了助推作用。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李纯命令吏部具体筹办太子的册封仪式。可是天公偏偏不作美,春夏之际阴雨不断,册封仪式一直没有办法举行,于是只得改为秋天举行。可是进入秋天后,仍然是阴雨不断天无晴日,一直到了冬天十月,太子的册封仪式才正式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册封仪式的一再推迟,似乎预示着李宁的太子之位不能长久。在元和六年(811年)十二月,年仅19岁的皇太子李宁因病去世。

李宁的去世使皇帝李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为此,他一连十三天未能上朝。随着李宁的去世,册立新太子一事便提到日程上来,究竟是次子李恽还是三子李宥,不仅是摆在李纯面前一道必须做出选择的题目,而且成为当时各种政治势力矛盾斗争的焦点。

据《旧唐书》记载,当时支持拥立次子李恽的政治力量是以宦官吐突承璀为核心的集团。吐突承璀当时力排众议,坚决表态支持李恽被立为太子,其目的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欲以威权自树”)。不过李纯洞悉了吐突承璀的目的后,没有受他的蛊惑(“赖宪宗明断不惑”)。但《旧唐书•崔群传》则记载说,当时李纯认为李宁死后,李恽年龄居长,而且又协助自己处理了不少政务,所以有意立李恽为太子。从这个记载来看,李纯和吐突承璀倾向一致。

但当时以崔群为代表的朝臣则坚决反对李恽被立为太子,崔群认为,郭贵妃出身高贵,远非其他出身平凡的宫嫔所能比,所以应该立三子李宥。最初李纯是准备让崔群为李恽作让表的,但崔群却表示只有当了太子才有陈让的礼仪之说,现在李恽不是太子,何来让表之说?

应该说,崔群当时是代表了诸多朝臣们的意见,最终李纯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妥协,而且当时吐突承璀担任淮南监军,由于不在京城,正所谓鞭长莫及,所以李纯最终同意立遂王李宥为太子,同时改名为李恒,即是大唐帝国的第十二任皇帝唐穆宗。

黄永年先生在他《唐元和后期党争与宪宗之死》一文中,认为李宁死于元和六年(811年)十二月,而李宥被立为太子是在元和七年(812年)七月,期间储君之位的虚悬时间长达七个月之久,可见当时围绕储君之位的斗争是相当的激烈。

事实上,这场斗争一直到李恒被立为太子也没有结束。因为按照礼法,儿子成为太子,郭贵妃应该母以子贵,被册封为皇后,而且元和八年(813年)的时候也有不少大臣再三请求李纯册立郭贵妃为皇后,但都被李纯以当时的岁时之忌为由拒绝。从史书的记载来看,李纯虽然立了李恒为太子,但父子之间的关系却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和睦。

史书记载,李恒和母亲郭贵妃的感情很好,母亲不能荣登后位,或许会让李恒产生不爽的心理,而且从血缘角度来看,李纯和郭贵妃算是近亲结婚,李恒是近亲结婚的产物。虽然那个时代近亲结婚没有法律限制,但从李恒的身体素质和智商来看都远不及其他诸皇子,和李纯更不是在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