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藩镇平服(第5/8页)

元和十四年(819年)二月,武宁节度使李愬在沂州(今山东临沂)攻取丞县(今山东枣庄南),使官军进一步向北推进。义成节度使李光颜在濮州也连战连捷,杀敌数千,攻取斗门城、杜庄栅等地(今山东濮阳南),至此与北部的田兴、南部的韩弘、李愬形成“诸军四合”的局面。

返兵擒师道

官军的节节胜利与步步紧逼,使李师道惶惶不可终日,前方只要有败绩传来便手足无措。为了挽救败局,做好顽抗的准备,李师道一方面征发百姓整修郓州城堑,加强守备;另一方面命令阳谷前线的都知兵马使刘悟出战。

刘悟是李隆基在位时的卢龙节度使刘客奴之孙,自幼以勇力著称。有一次在马球比赛中,刘悟击球时,将时任节度使的李师古连人带马撞翻在地。李师古大怒起身后准备杀掉刘悟,但刘悟却直言不屈、毫不畏惧,李师古感到人才难得,不仅没有处罚刘悟,反而令其统领后军,并倚为心腹,任命其为都知兵马使的职务。

李纯征讨平卢以来,李师道派刘悟负责郓州以北的防务。因为军用物资的缺乏,李师道命令其征收商人的钱财充军,但刘悟往往宽待商人,商人们都很感激,称其为“刘父”,而且刘悟平时待部下非常宽厚,很受将士们的拥戴。

不过,当时在魏博、义成两路大军的强大攻势下,刘悟连战连败。于是有人向李师道进言,说刘悟不修兵法,只会收买人心,恐怕会有异志,让李师道尽早提防。李师道因此将刘悟从前线召回,准备找机会将其杀死。但此时又有人进言说现在官军对平卢的压力的确很大,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刘悟谋反,擅自杀掉大将会动摇军心。于是,李师道再次改变主意,让刘悟返回前线继续统兵。

而刘悟此时对李师道怀疑自己已经有所察觉,回到前线后暗中做兵变的准备。李师道为了防止刘悟兵变,任命刘悟之子刘从谏为门下别奏,表面看是重用,其实是留在郓州当人质。不过,这恰恰为刘从谏提供了机会,他每日与李师道的心腹品茶聊天,借机探听李师道不少的核心军事机密,然后秘密通报给身在前线的父亲。

元和十四年(819年)初正月,有人继续向李师道进言,认为刘悟终会成为祸患,让李师道及时除掉。二月八日,李师道派两名心腹使者前往阳谷,命令行营兵马副使张暹斩杀刘悟,并献首级到郓州,事成之后让张暹任行营兵马使。

事实上,李师道并不了解张暹与刘悟的密切关系,张暹得到消息后不仅没有斩杀刘悟,反而与刘悟密谋杀掉了李师道的两个使者。为了防止消息外泄,刘悟在营中严加戒备,禁止每一个人进出。天黑之后,刘悟召集众将领,告诉他们李师道要杀掉自己的消息,而且刘悟真诚地劝将士们不要充当李师道的殉葬品,如果投降官军,可以保证日后共同富贵。

将士们显然对刘悟的劝说缺少思想准备,兵马使赵垂棘立于众将之首,抬头问刘悟事情是否真像他说的那样能轻易成功,结果没等赵垂棘反应过来,刘悟就厉声说他与李师道同谋,然后命令士兵将其拖出斩首。

随后刘悟让众将全都表态,凡是态度迟疑或不明者一律处死,而且平时在军中作恶多端,让众将士所痛恨的也一起处死,就这样前后所杀将近三十余人,众将士见状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刘悟的指挥。于是刘悟召集全军士卒,宣布李师道的罪状,决定当即攻入郓州城,人人赏钱十万,除军资之外,城中官员和依附李师道的那些人的财物,任由将士们掠取。

元和十四年(819年)二月八日夜,刘悟命令将士们饱餐后全副武装上路向郓州进发,当时人衔枚,马缚口,所到之处无人知晓,就这样在转天清晨天色未明之际,就来到了郓州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