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其人(第3/5页)

郁闷的不仅仅是徐桐,康有为也很郁闷,最后被授予的官职几乎令他绝望——工部主事,这个小官对他实行变法、改造社会的伟大理想几乎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清帝国给他的这个台阶不够高。

为实现理想抱负,康有为仍以文字为武器,以“上书”为敲门砖,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五月十一日,康有为又上书光绪帝《请及时变法富国养民教士治兵呈》,这就是有名的《上清帝第三书》。有志者事竟成,《第三书》终于送达光绪帝,并且深深打动了光緒帝,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命令军机处王公大臣对其内容详加讨论,并下令将《上书》抄写4份,一份呈送慈禧太后,一份留军机处,分发各省督抚将军阅读,一份存乾清宫光绪寝处,一份存勤政殿备览。

收效显著,趁热打铁,康有为又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闰五月初八日,写了《上清帝第四书》,正苦于投递无门时,袁世凯主动帮忙交给督办军务处,却又被荣禄拒绝。第四书终究没有上达光绪帝,但康有为却因此对袁世凯有了好感。

上书的门路被堵,康有为的倾诉对象开始转向士大夫,于是创办《万国公报》271,于1895年8月17日创刊,“遍送士夫党人”,使其“渐知新法之益”。11月中旬,成立强学会。12月16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发刊一个月零五天,即遭封禁,1896年1月20日停刊。

1895年11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上海组织了个强学分会,组织发行了《强学报》,宣传维新变法,派送赠阅,并不收费,但仅发行5天,出版第二期时又被查禁了。

1897年11月,德国出兵侵占胶州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康有为在广州听到此消息后,立刻赶往北京。12月,呈《外衅危迫,分割迭至,急宜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少存国祚折》,史称《上清帝第五书》。因为这个折子情词激烈,刺激人,工部堂官认为他危言耸听,不为代递,心灰意冷的康有为决定移民巴西272。行李都装上车了,却逢翁同龢273来访。一个当朝重臣和一个“基层”主事密谈了什么,史书没有留下任何记载,接下来的历史事实是:一、康有为留了下来;二、光绪皇帝收到了兵部掌印给事中高燮的奏折,请皇帝召见康有为“垂问国事”;三、光绪皇帝表示要亲自召见康有为,命令总理衙门安排一下。工作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但奕就是不安排,他的理由是:“本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官不能召见。今康有为乃小臣,皇上若欲有所询问,命大臣传语可也。”274于是工部主事康有为在总理衙门的西花厅进行了一次“论文答辩”,参加的答辩委员会成员有:北洋大臣李鸿章、总理衙门行走翁同龢、兵部尚书荣禄、刑部尚书廖寿恒、户部左侍郎张荫桓。

《上清帝第五书》几经周折到达光绪的南书房。光绪读完这封长达7000余字的奏折,确实被康有为震撼了,从此,他对康有为格外垂青,下令以后康有为如有奏折,即日呈递,不得阻拦。而康有为也懂得知遇之恩,对光绪终生感激,将一生的政治赌注都押在了皇帝身上,并铁定了他对君主立宪的信念。此后,无论中国政坛如何风云变幻,他都对此坚持到底,矢志不渝。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又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即《上清帝第六书》),请求光绪帝发起变法,比较国外诸国形势,强调“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1898年4月12日,康有为在北京又组织了个保国会,设会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即保国家政权,保民族自立,保圣教不失。在北京、上海设总会,各省、府、县设分会,要“合群策、群智、群力”,发愤救亡,推动维新运动。在成立大会上,康有为慷慨陈词,“二月以来,失地失权之事已二十见,来日方长,何以卒岁?”275很是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