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任期内的德国(第3/3页)

1888年3月,91岁的威廉一世离开了人世。他的儿子,继任者腓特烈三世,于同年6月因喉癌去世,29岁的威廉二世继位。19世纪80年代,俾斯麦面临的困难源源不断,他甚至想到了要推翻自己创立的宪法,但他并没有这么做。俾斯麦发现宪法的两个特点加速了他自己的倒台:一是宰相和皇帝的特殊关系,皇帝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二是军队的权力。年轻的新皇对社会的看法和政治的野心与垂垂老矣的俾斯麦大相径庭。比如,威廉二世决定让和俄国签署的《再保险条约》期满终止。而俾斯麦想要筹划一场反对社会主义政策收紧的宪法危机,这样他就能够引入宪法改革,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武力,威廉二世对此强烈反对。若采取武力,军队是必需的。但军队却拒绝支持俾斯麦的计划,并鼓动威廉二世将这位声名显赫的宰相撤职。1890年,75岁的俾斯麦递交了辞呈。以前,当威廉一世不听俾斯麦的意见时,他就以辞职相威胁;现在,新皇觉得这不是威胁,而是机会,他对俾斯麦辞职相当高兴。在一张广泛传阅、不断重印的漫画里,一位老态龙钟的领航员从德意志轮船上被扔进了海里。

俾斯麦为德国留下的政治遗产是意义含糊的。一方面,他策划了德国的统一,使其成为一个普鲁士主导的小德意志民族国家。这个国家是一股强劲的经济和政治力量,在欧洲和世界事务上都有发言权。另一方面,他所创立的国家是专制主义的,充斥着政治和社会的矛盾。这些矛盾在俾斯麦下台后的帝国主义时代中越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