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宫廷正骨”的传人 吴定寰口述(第4/9页)

吴妻:我是老北京人。

定(对吴妻):您怎么认识他们家的?

吴:她家那儿就两个闺女,没有男的。

吴妻:我19岁就结婚了,吴老那时候21岁。我们姓岳。

吴:她亲生父母家姓岳,也是旗人。最早是做花炮的,做了几辈了,叫花炮岳家,原来隆福寺里头有个孙家坑胡同,注86那会儿做什么有名就叫什么家嘛,他们就叫花炮岳家。都是家里做,一家人,有个作坊,一辈一辈下来,危险。她是过继到这边的,她是夏老夫人的娘家侄女,夏老这边没人,就过继给这边了。

吴妻:我娘家姑姑也是老北京,隆福寺那边的老住户,我父亲是她哥哥,她跟我亲母亲是妯娌。夏老出宫以前就结婚了,那个姐姐是原来那个大的(生的),也结婚了。我姑姑是后续的,没孩子,就把我给抱过去了。他们夏家没男孩,说是想过继一个吧,学不了(正骨),不行,不喜欢学吧可能是。

我9岁过继过来的,家里哥儿好几个,哥儿5个,姐儿俩,照顾不过来。他们(指夏家)也没让我上学,我就做饭,瞧病我帮着瞧病,腾药汤,换药,有骨折帮着牵引,牵引有时候得俩人,一边一个人。我姑姑活到七十六七。老头是八十死的。

吴:老头是1960年故去的,80岁。他姓夏,也姓常,在宫廷查的叫常福。

张莉(以下简称张)插话:对,查到了。有花名册,上驷院花名册里。

定(对吴妻):您的养父是上驷院出来的?注87我特别想知道他的事儿,你们俩谁说都行好么?阿姨要不您也说说好么?

吴:她不知道,还得问我。夏老祖上是宫廷里的侍卫吧,他属于世袭,过去选绰班处的绰班哪,注88跟御林军似的,得选比较可靠的,得从八旗里头的上三旗里选,正黄、镶黄、正白,夏老是正白旗的,我们是镶黄旗的。他20岁世袭,世袭以后他一直比较聪明,他个儿也高,那会儿侍卫,也叫扈卫,皇上走哪儿得跟着,骑马哪射箭哪,所以就选蒙古医生,蒙古医生叫绰班,原来绰班是跟太医院在一块儿,后来道光二年(1822年)由太医院里分出来了,分到上驷院里了,因为上驷院的侍卫多,他们那些人也大部分都是侍卫,单成立一个处,有30名左右吧,旁的院都在外边,就是上驷院绰班处在午门里边,东华门。上驷院一共才27个人。整个算起来就30个人。这些人都不错,北京人比较认真。

吴老保存的夏锡五医书之一

定:您知道为什么分出来吗?

吴:因为侍卫离皇宫近哪,当差值班都在宫里头,下班才可以回家。那会儿他们在的时候是西太后当政的时候,老佛爷,明天上颐和园了,头一天他们就得走,走水路,有长河,他们就扈卫,连光绪死的时候他都讲过,说老佛爷晏驾了,这边拉皇上也晏驾了。

定:他们在宫里的时候都挺有钱的吧?

吴:一般他们那些人都没多少钱,就有一个小四合院,一幢房。

吴妻:没有钱,挣的官粮。每年就是发俸禄,领老米,学习时候每月是三两银子。注89

定:不少啦,可以。

吴老保存的夏老医书之二

吴:一到北京政变注90他们就出宫了,皇粮什么的都没了,就不给了。那时候宫里的大夫都出来了,有外地的都走了,他们出宫时候是鹿钟麟注91给接的风,出宫就是在宝玉胡同,注92家在那儿住,就挂牌开业了,在家里头开业。

定:那出了宫以后生活怎样?

吴:开业时候好一些,在家开业挣钱多一点,比在宫里强,可以挂号,一块钱,一天看十个二十个病人。一直到解放初期,在家开业开到1953年。在家里时候比参加工作时候有益,挣钱比别人都多得多,生活都可以。参加工作就挣工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