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云锦袈裟(第4/25页)

方孝孺连忙道:“吾非此意,实因朱棣大军绕过山东直入江苏,便连老家燕京城的安危亦置之不顾,颇有破釜沉舟的气概,岂能为了睢水一战之败,便引兵北返?思之颇觉不可思议。”齐泰哼了一声,便不答话。他和黄子澄两人从建文元年起担任皇帝亲信大臣,两罢三复,其上下原因多为战事的胜败及朝廷和战的歧议,委实憋了一肚子的不平之气,碰上方孝孺这么一问,不满之情显现在脸上,方孝孺也不敢多言。

这时一个老太监带着一个年轻的小太监进得议事厅来,老太监站在门边恭声道:“诸位大人,皇上即将驾到。”

黄子澄对那老太监道:“江公公,您老成天待在宫里,也不见您如何锻炼保养,身子倒是愈来愈硬朗了。”齐泰道:“俺是洪武十八年殿试唱名时头一回见着江公公,那时您就这模样,十六、七年过去了都没变,还显更年轻精神呢。”那江公公满面红光,配着两道白眉,看上去确是有点鹤发童颜,他对齐泰道:“洪武十八年齐大人您以应天乡试第一名考中了进士,殿试上文采飞扬,那情景,老奴才至今都历历在目哩。”

这江老太监历经洪武、建文两代,可以说是看着建文长大的宫中老人,为人极是正直而通情理,虽是个宫中侍候人的阉人,却自修读了些书,又常有机会亲身目睹宫中主子及大臣们如何处理国家大事,见识自也不凡。齐泰、黄子澄等前朝老人对他十分熟知,说起话来也较随便不拘。

黄子澄笑道:“当年洪武帝便少不了江公公的侍候,如今皇上年轻,宫中有你这老人家照应着,好比民间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江公公连忙行礼谦道:“太常寺卿您这话要折煞老奴才了。”

建文由一名太监一名宫女侍候着进入议事厅,众臣肃立,皇帝面带微笑道:“众卿请坐议事。”皇帝坐定了龙椅,宫女即端上茶来。建文开口道:“朕听说有奏本要求徐辉祖回朝,可有此事?”方孝孺回道:“启禀皇上,确有好些份奏章,一致奏请皇上下令,要魏国公徐都督早日返京,统领京师防务。”

建文双眉轻蹙,目光投向齐泰。齐泰道:“启禀皇上,前方来报,徐都督率京师之军在齐眉山一战破敌,燕军败后士气为之一夺,朱棣手下诸将皆不愿再战,大军已经北返,江苏之危顿解,是以有敦促徐辉祖返京师之议。”建文紧接着问齐泰:“对此消息,卿意如何?”齐泰道:“燕军能够长驱直下,实因我大军全在山东、河北一带据守,江苏虽有城池之固,却无野战之师,是以燕军南下如此迅速。非燕军之不可敌,实肇因于未遭抵抗之故也。”

齐泰抬头见建文点首,便继续道:“齐眉山徐督之胜,又有地理上的重大因素。燕军以北人为主,其先锋部队常以蒙古朵颜三卫骑兵为进攻的矛头,此时进入江北洪泽水系地区,渠道纵横,湿地密布,黄、淮、江、湖齐聚于此,骑兵便陷入无用武之境。徐督部队前三个月的野战训练,确实收效,敌人千里南奔之疲兵,对我精锐待劳之雄师,胜败可逆知矣。”

建文听了这一番话,连连点头。方孝孺心中暗忖:“齐泰口头谈兵向来头头是道,任何战仗只要是事后谈起来,便没有人能说得过他;但却从来没见过他料敌机先,事前有什么策略?唉,当年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冷笑对孙权说:‘江东俊彦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此之谓欤。”他又想到另一个和齐泰轮流干兵部尚书的茹瑺,不禁暗自摇头,忖道:“齐泰就算无真才实学,也还是个忠义之人。这茹瑺么,连人品都成问题呢。皇上把兵部交给这两人轮流干,有功的铁铉只做了几个月的尚书便免去兼职,这场大战要打赢,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