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云锦袈裟(第5/25页)

黄子澄的想法和方孝孺又不同,他暗中想:“照你齐泰的说法,朱棣一路打下来势如破竹原来是未遇抵抗,辉祖打了胜仗乃是靠地形地利,如此不但有充分理由调辉祖回朝,还把辉祖的功劳打个七折八扣。齐泰你也忒深沉了吧,我且说两句公道话……”

他喝了一口刚沏好的西湖龙井,朗声道:“启禀皇上,臣见那些呈请下令调回徐都督的奏章,十之八九是因燕军已败,引兵北归,而京师空虚且无良将,是以必须急召徐都督归来。依臣观之,燕军既已北返,徐都督应与盛庸、平安联手,乘胜夹击燕军腹背,一鼓作气将之打回燕京。此地尚有徐增寿等良将率精兵十万镇守,何惧之有?”

方孝孺暗道:“黄子澄这话厉害,一句话就点出齐泰和朝中奏章的矛盾:既云燕军已北遁,我军主将何以不乘胜追击,反而要回京?除非兵部的消息有问题,否则齐泰他们在怕什么?”想到这里,便开口道:“臣以为徐增寿及诸军都督、守备卫、锦衣卫等不缺良将及武功高强之能人,京师的守备防务实毋须多虑,倒是徐辉祖好不容易打了胜仗,实应留他在前线领兵追杀敌军,扩大胜果。”

不料建文一听到徐增寿的名字,脸色为之一沉,方孝孺见状便不再发言。过了一会,议事厅中气氛沉闷到顶点,方孝孺憋不住了,便再道:“臣闻中山王徐公生有四子,次子早亡,其余三子皆从军为将,长子辉祖及四子增寿最为出类拔萃。在行军作战、兵法谋略上,辉祖颇有中山王之遗风;而弓马武艺、勇猛善战则推增寿为首。以臣管见,京师但有徐增寿在,他与其他军府首领合力齐心,必不……”

方孝孺话尚未说完,建文忽然止住他,十分决断地拍板定案道:“不必多说了,兵部备我诏令,命徐辉祖接到诏书立即返京。”说完便起身离席,诸臣连忙站起行礼,建文已由太监扶持着走出议事厅了。

方孝孺为之愕然,同时也似乎感觉出一些不对劲,不禁喃喃自语:“好像一提徐增寿,皇上便怎么了?”其他两人也都有些发懵,齐泰虽然达到了召徐辉祖回京的目的,但却不理解何以建文一听到徐增寿,便下旨要召回徐辉祖。

黄子澄等建文离开以后,便直接问齐泰:“齐兄,为何辉祖必须回朝?真实的原因是什么?”齐泰微笑道:“子澄兄你想想看,朱棣何以要绕过山东直下江苏,那是有奸细通报朱棣京师防备空虚,朱棣才打算绕过所有的大城,直奔京师,让盛庸、平安反而在后面追赶。这京师兵力空虚且无良将确是事实,皇上召回辉祖实为上策啊!”他说着站起身来,拱手道:“小弟先回部去,明日一早要发出诏令。”

黄子澄、方孝孺送他走了,不约而同又坐了下来,都有再谈一下的意思。黄子澄道:“方才齐泰说的不是真心话。”方孝孺道:“何以见得?”黄子澄道:“燕军虽败在辉祖手下,但朱棣恐怕不会放弃南攻。因为他若北返,将面临盛庸、铁铉在北,平安、何福、徐辉祖在南的夹击,燕军就真要全军覆灭了。我担心兵部的情报大有问题。”

方孝孺点头道:“那么明显的局,齐泰何以会相信燕军败后北返?”

黄子澄叹口气道:“皇帝上回秘密提拔铁铉及盛庸,并未征询齐泰的意见,主要是梅驸马和徐都督的推荐,听说连李景隆和耿炳文两个打败仗的老将都被征询了,齐泰至今心中不舒服,尤其不愿徐辉祖成为平燕的最后功臣。”方孝孺也叹了一口气,道:“皇上难道看不出这一点?”

黄子澄道:“皇上聪明绝顶,他要召辉祖回来,乃是他不能信任……”方孝孺吃惊道:“子澄兄,你说皇上不能信任辉祖兄弟……啊,可是因为燕王妃?”黄子澄缓缓点了点头,低声道:“燕王妃是中山王的长女,是辉祖之妹,增寿的大姐,他们兄妹姐弟之间的感情极为深厚……”方孝孺摇头道:“皇上对徐增寿生疑有迹可寻,方才只要一提到徐增寿之名,皇上脸色就沉了下来,但……要说皇上对徐辉祖生疑,小弟绝不相信。子澄,你只要看秘荐铁铉及盛庸的事,就知道皇上心中第一信任的大将,便是梅殷驸马爷和徐辉祖都督,此事绝对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