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后发先至(第6/25页)

傅翔不解,忍不住问道:“您……您不和他比快?”完颜宣明点头道:“比快如何比得过华山快剑?但我若能每一出手,对方必须撤招自救,那我就破了他的剑法。”

傅翔不解,问道:“那还是要比他快……啊,您是说,您必须比他慢!”他忽然有所领悟。

完颜宣明大呼:“好孩子,你有点懂了!十多年前我想通这道理:敌不先动,我如何知道要攻他那里?所以必须敌先出招,我后出招,但我出招不是要比快,不是要比他先着点,而是攻他所必救。所谓必救,就是他若不救,比拚的结果是我伤他亡,你说他救也不救?但我如何能从他一出招就知他必须撤招的自救点在那里?这一层花了我近十年时间,才把整套武学要诀琢磨出来。”

傅翔听得目眩神摇,只听那完颜宣明续道:“贫道一面以身相试,一面苦思,终于得知天下武术的攻击动式,一共只有八十一种基本型势,然后将每一势的‘运动’与‘运气’连起来琢磨,发现可以用九种纯阳之气和九种纯阴之气将之全部纳入,而阴阳相配,就正好合出九九八十一种运气的型势。我若能在对手一动之时,立刻从‘动势’洞悉他全身配合运功而起的‘气势’是八十一势中的那一势,我便攻他这一势的气门所在,对手如不撤式回救,‘罩门’受击必死无疑,但他只要一撤式回救,他的招式就被破了。”

傅翔悟性极强,已经抓住老道士这一番话背后潜藏的武学道理,只听得从目眩神摇变成神飞意驰,久久不能自已。老道士也不继续说下去,只是盯着傅翔看,好像看什么稀奇古怪的事物一般。过了好一会,傅翔似乎回过神了,他嗫嚅问道:“原来……原来‘罩门’可以无所不在?”完颜宣明哈哈大笑,道:“你这娃儿实在是个明白人。所谓‘罩门’不是死的,因为它是动态的,因此可以无所不在。”

傅翔受到鼓励,接着道:“一般都说某一种武功有什么罩门,其实乃是因为那一门武功都是用固定的一种运气来练功,所以久而久之,‘罩门’也变得固定了。”完颜老道点头大笑,道:“说得好,练武练到身上有固定的地方变成‘罩门’,也是气数,那该称为‘死门’了。”

傅翔暗忖道:“这道理完颜道长十多年前就已想通,但要实际把这八十一种气势的运作与千变万化的武功起手招式,一一对应琢磨出来,能够一出手就令对手必须撤招自救,老道长足足又花了十年时间才完成,这真是前所未闻的武学境界呵。唉呀……”他忽然想到,老道长不厌其烦地把这番武学道理讲给自己听,那里是因为性子健谈之故?他是在传授自己一套高深武学的道理,做为自己机缘凑巧救了这位道长的报答啊。

想到这里,傅翔恭恭敬敬地向老道士跪下,磕了三个头,道:“道长以无上武学相授,傅翔永感恩德。”完颜宣明双掌轻轻向上一挥,傅翔忽然感到一股至为柔和但宏大无比的力道,不但立刻将自己从地上托起,余劲直要把自己托离地面,他连忙气沉丹田,稳住身形,缓缓站定。

完颜宣明暗暗吃惊,他在疗伤去毒的过程中,已经感到傅翔的内力高得出人意表,这一试之下,更让他觉得不可置信,哈哈笑道:“老道埋身‘活死人墓’近二十年,重新体悟重阳祖师及长春祖师留下的全真神功,而后悟得‘后发先至’之真谛,自觉武学已颇在长春真人以后诸掌门之上,只是天性犹优柔寡断,难成大事。我瞧你这小娃儿倒是行事有谋有断,武功也很不差呵。若是咱们一老一小两人一道行走江湖,岂不大妙?”

傅翔听这老道又发奇想,连忙拉回原题道:“道长,您为何会遭人下毒,何以跑到此处的原委,还没有讲到呢。”完颜宣明拍了一下自己的后脑,道:“不错,不错,我老道年纪大了,近来常犯糊涂,又忘记讲到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