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神力的容器 读《歌德谈话录》(第5/5页)

平等

1931年2月17日,歌德在与爱克曼吃晚饭时说道:“人们总以为人到老才会聪明,实际上人愈老愈不像过去一样聪明。一个人在生命过程中会变成一个另样的人,但是很难说他会变成一个较高明的人。”这是我在这本书里读到的最令我感到亲切的段落之一,它援助了我少年时一种独立的内心挣扎。接着,歌德又说道:“当然,我们对这个世界,以平原上去看是一个样子,以海岬的高处去看是另一个样子,以原始山峰的水川上去看样子又不同,以一个立足点比以另一个立足点所看到的一片地界可能广阔些,不过如此而已,但是不能说,以这个立足点看到的就比以另一个立足点看到的更正确些。”说得多么好啊!

歌德表面讲的是对世界的观察,其实要说的正是我们的人生,这“看”的过程便是我们的一生。关于人生的悲叹与哀怨我们说得太多,极少数对人生的苦难本质有透彻理解的悲叹者只能独自去寻求温暖或解脱。而更多在年轻时叹息力量不够强大智慧不够丰富,而在年长后又叹息韶华不再的人们,的确该读读歌德这段话。春之绚烂和秋之静美,其实都同样美好。大地上的每件事情,我们都会一一经历,体验我们正在经历的,感激我们已经拥有的。人生的山势连绵起伏,如此而已。其实在终极层面上,生与死也不过是手掌的两面,或两滴相同的水珠。

200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