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是一部美丽的童话 读《安徒生自传》

“我的一生是一部美丽的童话,童话的情节曲折动人,主人公幸福无比。”

这是安徒生自传的第一句。小时候听见大人谈论生活,大多是一些愁苦的调子,看他们的样子似乎人一长大感受快乐的能力就要降低。我自己的成长多少验证了这一点。从我漫长的少年时期直到现在,我体验到的孤独与痛苦确实比幸福要多得多。

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中,安徒生以他特有的温暖打动了我。他是一个贫穷而富于灵性的人。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深入体验了人生的艰辛、人心的脆弱与人世的晦暗。而这些体验并没有让他变得心地荒凉,并没有伤害他对这个世界美好的期待和祝愿。在安徒生优美如诗的叙述中,我们得知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铜匠家庭。童年时他就失去了父亲。14岁,他只身从家乡前往大都市哥本哈根。他想成为一个演员,而在举目无亲的都市,一次又一次拒绝与坎坷在路上等待他一一亲历。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他的境况并没有所好转,“我常常坐在皇家公园里,啃着一小块白面包;我的靴子上有洞,下雨天,我的脚总是湿的;冷天穿不上温暖的衣服,我完完全全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而在这样的失望、贫穷与孤寂中,安徒生所感到的却是,“我认为,每一个友好地和我说话的人都是我真正的朋友。在我的小屋里上帝与我同在,因为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安徒生是以感恩的方式来面对生活的。无论他遭遇了什么,他都一如既往地感谢神和生活。他让我们感觉到,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生活,生活就对他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所以,从最深的意义上可以说,生活来自心灵。伟大的心灵总有着内在的相通。里尔克也如是说道:“我们没有理由不信任我们的世界,因为它并不敌对我们。如果它有恐惧,就是我们的恐惧;它有难测的深渊,这深渊是属于我们的;有危险,我们就必须试行去爱这些危险。”

我背靠在床上,调亮了灯光。和安徒生一样,我也在漂泊,怀着梦想与激情。阅读安徒生自传成了我一次次恢复温暖的努力。那些如阳光下的河流般温暖的片断从我眼前流过。安徒生从小就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中,那些幻想也就是美好的童话。“我相信,在某个月夜,当我坐在那儿时,会有一个中国王子从地下挖个通道到达我们这片土地,听我唱歌,然后把我带到他的王国。”安徒生身上流淌着浓郁的幻想气质,他能让恶龙变成公主。幻想具有无限丰富、无限辽阔、无限神秘的品性。它是一个人灵魂明净而宽广的见证。一个灵性尚存的人必定良知未泯。这是我一直以来对人的一个基本观察。善良不是来自道德层面,它来自灵魂本身。它与一个人心灵的柔软与湿润有关,与内心深处所感应到的美与真有关。那些对美不再存有期待与感应的人,心地很难好到哪去。安徒生是善良的,他不断漂泊,生活也总在绝处带给他雨过天晴的惊喜。他刚到哥本哈根就陷入了经济的窘迫中。女房东坚持每月收两磅,而他只有32先令,女房东要安徒生想好,要么付钱,要么走人。安徒生回忆道:“女房东出去了,我极度悲伤,泪水夺眶而出。我注意到沙发上方挂着她那已故的丈夫的画像,我当时是个十足的小孩,所以就走过去,把我的泪水抹在画像上,我以为,这样这位已经过世的人就会感觉到我的伤心,有可能劝说他的妻子只要32先令,就可以收留我。”女房东回来后,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她同意了每月32先令的房租。

安徒生心灵中有着明显的敏感而脆弱的品性。这让他身上一直充盈着诗人和儿童的气质,同时也让他显得不够丰厚。他是那种浑然天成的诗人,诗心与童心如水波与月影,相互融合,不离须臾。他凭着内在的敏锐与灵性忧伤而响亮地歌唱着。而那些诗句究竟能传出多远,他并没有把握。他刚开始写诗时,一个才华出众的女演员严肃地告诉他,他是个诗人,可能会和厄伦斯莱格尔一样伟大。安徒生当时就热泪盈眶了。这个细节透露了他的内心处于一种多么润泽而纤细的状态。他说:“我不能相信自己有可能成为一位被人如此看重的诗人。”也许艺术的天才在内心深处都有着深刻的自卑和脆弱。因为他们同时体验到了深渊般的黑暗和无限深远的光明。在这势均力敌而此消彼长的两种根本性力量中,他们艰难地寻找着成长的支点和方向。这种成长的状态与那种几乎是纯劳动般的工匠的状态是多么不同。安徒生出身的环境也限制着他。他直到成为一个少年也还没受什么正规教育,以致他在24岁出第一本诗集后,评论界对他书中的错误拼写发起了围攻。安徒生凭着天赋发展,幸而得到了许多贵人的帮助,才没有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早夭的才子。这些人对这个孤苦伶仃的孩子无私的援助让人感动。一个叫科林的国家枢密院官员,发现了安徒生,他向国王请求,请国王拨一笔款援助安徒生。同时,他又联系了语法学校,让安徒生得以免费就读。安徒生没有辜负这些善良的人们,他的刻苦有着某种苦行的意味。“许多夜晚,当我坐在我的小屋里读书时,瞌睡虫总是来侵袭我,我就把脑袋浸在冷水里,或者在安静的小花园跳舞,直到完全清醒,可以重新集中精力读书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