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如你我,如何写出高段位的文章(第2/2页)

可以把它直接拷贝到自己文章里了吗?

等等!

麦瑞克·阿尔伯是谁?

她真是《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吗?

如果是,她书中关于斜杠青年的基本观点又是怎样的?

最可疑的是既然斜杠青年是多重身份,为啥书名叫《双重职业》呢?

所以粘贴之前,还是先查一查吧。

这样你会查到麦瑞克·阿尔伯就是Marci Alboher,《双重职业》书名翻译有误导,原英文书名是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此外,你还会查到Marci在书写slash那篇文章时,的确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她开了一个叫Shifting Careers的专栏,探讨了许多关于职业发展、转型、个人品牌建立方面的话题。

当你为某一个主题,搜索相关素材的时候,永远不应该满足于拾别人牙慧。道理很简单,如果先前那个写文章的人只有六十分水平,那么你拾他牙慧的后果是,你最多也就是四十分。

如果你能追溯到真正可靠的信源,找到高质量的讨论,那么它们都将为你提供深入思考的线索,而你追溯的线索越多,你才能慢慢攀登至巨人的肩膀。

写出深度文章的第三个要点是:将话题放置到尽可能多的维度里去探讨。

一个常见的有用维度是时间,在时间的维度中做思考,你会有不一样的视角。

有时候,写文章难免会做一些主观判断或绝对结论,如果能引入时间线,你就会进一步探索,比如:

随着时间流逝,还会是这种状况和结论吗?

文章里提及的观点,究竟是一个临时的现象,还是一种结论性的东西?

引入时间维度,等于帮我们动态地看问题。看别人的文章也是这个道理:你会发现A说得很对,B说得截然相反,却也很有道理。

很可能他们两个人都是正确的,只不过A的结论更适用于特别年轻的人,而B的结论更适用于年龄稍长的人。

在斜杠青年这个论题上,许多文章会列举说,某某明星、某某作家或某个企业家都是“斜杠人士”,从而试图将斜杠与成功画等号。

他们往往忽略了时间轴。明星名人们在刚出道时,非但不斜杠,反而相当专注于某个细分的垂直领域。这些人成为斜杠,拥有多元身份,往往是功成名就以后的事情,一方面他们的资源更多了,另一方面他们有了多元化的资本和底气。

如果只描述外在标签,而忽视其所处的人生阶段、时代背景,如何能令人了解其中的因果次序、起合转折?

最后一点,就是要保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当我们去看待一个话题时,要有意识地多往远处看一步。

比如为什么斜杠青年突然流行起来,且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和追捧呢?根本原因其实是时代变化了,经济形势发生了转变,企业和个人的关系也改变了,每个人发声的渠道空前丰富,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也有了根本的变化。

所谓深度的文章,背后一定有海量的积累。我们很难通过在某一次的论题之上,进行深入探究,就轻易获得“深度”的观点,平时的阅读和积累,会像是添加索引和标签,帮助我们在深度思考的时候,知道在哪里挖掘更多信息。从长期来看,有深度的产出,还需要依赖于写作者本身的知识和信息储备,也依赖于他是否有自己独立、完整的逻辑思维体系。

写作中的观点,不过都是一些从土中冒出头的花花草草,而孕育着这些观点的土壤,其实来自你平时知识的积累,以及已经形成的逻辑思考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