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划算的事是把精力投入兴趣

有次我去见凤凰网的主笔,他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他身上与众不同的一点是,在当今社会,他一直在走一条“反潮流”的路,N年前就凭一些鸡汤文获得了十万以上的阅读量,然后放弃了这条道路,跑去写孔孟水浒以及邻里琐事,所写的文章依旧到了十万以上的阅读量,他也是我所知的唯一靠文学性写作却依然能广受欢迎的作者。

见面的时候,我向他请教把文章写好的秘籍,也带了自己的一篇作品去。那篇作品是我自己比较得意的一篇,在公众号发表时,被许多百万级大号转载过。有些大号的运营者告诉我,文章发表当天就有六十多万的阅读量。

结果对方看了我的文章后,并没有按照惯例夸赞客套,而是指着第一句话问我:“你为什么想用这句话来当开头呢?”

我瞬间无言以对。因为这篇貌似很好的文章,其实用了一句废话当开头。

这是因为当初确定好题目后,正好想到了这句话,于是就顺笔写下来了。以自己的水平,其实能想出许多更好的开头,却因为怕麻烦和觉得读者不会在意,就懒得再去雕琢开头。

对方接下来的分析更让我觉得羞愧难当,他指出的每个结构问题、遣词造句的毛病,使我都只能不好意思地回答:“当时没多想,顺手就这么写了”“对,这是个别字,后来也没复查”。

本来我是想向对方讨教如何能在写作这条路上更精进一步的,可是到了此时,答案已经自己浮现了出来——这就是态度。

在创作上,一个精进的写作者应该是在用创作的方式来对待每一个字,而很多时候,我则是在漫不经心地赶工。

对方告诉我,他动笔所写的每一个主题,其实都不是灵感一冒头就迫不及待写在纸上的。他会让灵感在脑海中酝酿一段时间,带着问题,颠来倒去地思考它、论证它,当这种积极的思考在抑制中发酵后,他才再下笔构架和创作。

写完后,他并不急着发表,而是把文章沉淀一段时间后,再翻出来修改,一般要砍掉四分之一的文字,让文章更加言之有物。修改的时间,往往是写作时间的好几倍,这样才能保证每篇文字都是完整思维孕生的产物。

他的话让我不禁反省自己的写作过程:和他相反,我的文章几乎都是冲动的产物,灵感一冒头,就急不可耐地抓住,在备忘录里写两笔,过一会儿又想出来新点子,再添上两笔,最后写出一篇,复制粘贴到公众号后台,改改错别字,推敲下个别词语,就大功告成了……几乎不会改结构,余下的所有精力都用来对付标题。

回想起自己十年前刚开始写博客的时候,全然不是这样的心态。尽管那时每篇的阅读量都不会过百,却在发表前都要读来读去、颠来倒去地改个五六遍,删除所有多余零件、材料剪裁妥帖后才会点击发表。

这些年积累了许多写作经验,下笔更流畅了,技巧上也有了进步,但恰恰由于积累了经验和对读者心理有了更多把握,让我对文章多了些功利价值的审视和追逐,而少了文字创作时的天然意趣流露。

现在的我,每次文章写好后,都会更加关注这篇有没有提到最近的热点,标题是不是够吸引人,大家是否会转发等,似乎写作的全部乐趣,就在于它能获得多少掌声,而对于写作过程中的架构编排、材料的组织、文字的推敲却变得可有可无。

正是心态的变化,我觉得兴趣成了一种责任和义务,甚至是负担——不写,总觉得有任务没完成;挤时间写了,又对写出来的东西不满意,还说不出为什么。

现在看来,这个不满意,其实是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不满意,因为没有尽全力地用心对待,所以即便成果摆在那里,唬得了别人,却终究没能欺骗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