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如你我,如何写出高段位的文章

写文章的时候,有两个基本问题是始终存在的:第一,在选题的时候,你能比别人拥有多宽的眼界?第二,在同等选题下,你能比别人思考得深入多少?

思考和表达,往往是两回事。

有可能整个过程里,你思考了一百分,但以文字进行传递的时候,受字数和形式所限,却只能传递出六十分;而另一个人思考了六十分,传递出来五十分。

从表面上来看,差距只有十分,但在这背后的思考却有着四十分的差距。

如果想写出更有深度的文章,从一开始就需要带着问题去收集需要的素材,而不是先收集足够多的素材,仅根据现有素材写作。

当一个话题特别吸引我们,让我们想动笔的时候,我们对它一定是充满好奇的。所谓好奇,就是你的脑海里有一连串的问号,亟待解决。然后揣着这堆问号你就可以出发了。

我们搜索信息最重要的工具是搜索引擎,但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罗列出来的相关素材很多,但大部分却都很雷同,这样的情况下,尽管你阅读了一屏又一屏的资料,却不足以回答脑海中全部的问号。

不过这不是最要紧的问题,因为那些通过简单阅读即可消除的问号,是一些最底层的基本信息,而那些留存待解的问号,才是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和探讨的入口。

前一阵子,“斜杠青年”作为一个标签突然大规模流行起来。我对这个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拥有着“多重身份”,而且我觉得这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在阅读了一些媒体报道、社交媒体文章后,我基本知道了什么是斜杠青年、他们的基本状态、大概的收入这些基础问题。

但在看完大部分相关资料后,我心里的一个疑问却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既然斜杠青年指那些同时拥有多重身份的人,那么他该如何处理这种“多重职责”和专注之间的关系呢?

由此引申出来一系列问题:

尽管从表面看,多份工作可以帮你赚到比一份工作更多的钱,但这种多元化能维持多久呢?

再者,由于精力时间要分配给多个工作,那么从长期发展上,会不会导致哪种能力都不专精,反而限制了一个人的成就?

如果带着以上问题去阅读一些所谓的新闻“报道”和采访,就会发现它们往往都围绕着事先预设好的结论展开,太过于渲染片面个体的成就。

一个斜杠青年最多可以拥有几份工作,以及他如何抄捷径赚到了多少钱,而没有一种critical thinking的思路,愿意探讨这种做法的潜在风险和可持续性,更没有把斜杠青年放在人生的时间维度里进行考虑和分析。

一篇文章说,某某大学毕业生因为在大学时期做过学生社团,找不到工作时,干脆自己注册了三家公司,一下子拥有了多重身份,当起了斜杠青年。

文章以赞许的口吻,把拥有三张印着自创title的名片当作这位青年人的成就,并以此标榜毕业生作为斜杠青年多么成功,让人读后反而疑窦丛生:做过社团就可以当斜杠青年了吗?这个人的收入究竟是因为斜杠创造出来更多机会,还是因为原本就有资源?

对复杂问题规避不答,只描述单一现象,只会让读者觉得肤浅,因为你的文章只提供了例子,没准儿还只是个案,毫无有价值的分析。

写出深度文章的第二点在于,在信息的追踪溯源上,尽量比别人多走一步。

看到一个陌生的名词,大部分人都知道去百度一下,但跳出来的结果却大多是他人编译、截取过来的一些介绍。

还是以斜杠青年为例,如果诉诸百度,那么蹦出来的答案会是:“斜杠青年最早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