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4/5页)

苏:你是否认觉得自然有上.下.中三级?

格:是的.

苏:那么人自下升到中,他不会以为已升到了上吗?当他站在中向下看他的来处时,他不会因为从来没有看见过真正的上而以为自己已经在上了吗?

格:我想他不能有其他的什么想法.

苏:他假设再向下降,他会认为自己是在向下,他的想法不是对的吗?

格:当然是对的.

苏:他之所以发生这一切情况,难道因为不都是他没有关于真正的上.中.下的经验吗?

格:显然是这样的.

苏:那么,没有经验过真实的人,他们对痛苦.快乐及这两者的中间状态的看法应该是不正确的,正如他们对许多别的事物的看法不正确那样.所以,当他们遭遇到痛苦时,他们就会认为自己处于痛苦之中,认为他们的痛苦是实在的.他们会深信,从痛苦转变到中间状态就能带来满足和快乐.可事实上,由于没有经验过真正的快乐,他们是错误地对比了痛苦和无痛苦.正如一个从未见过白色的人把灰色与黑色相比那样.你觉得这种现象值得奇怪吗?

格:不,我不觉得奇怪.情况如果不是这样,我倒反而会很觉奇怪的.

苏:让我们再似下面这样来思考这个问题吧.饥渴等等不是身体常态的一种空缺吗?

格:显然是这样的.

苏:无知与无智不也是心灵常态的一种空缺吗?

格:确实是这样.

苏:吃了饭学了知识,身体与心灵的空缺不就充实了吗?

格:显而易见就会充实了.

苏:充实以比较不实在的东西和充实以比较实在的东西,这两种充实哪一种是更加真实的充实?

格:显然是那后面一类.

苏:一类事物如饭.饮料.肉,总的说是食物.另一类事物是真实意见.知识.理性与一切美德的东西.这两类事物你认为哪一类更具有纯粹的实在呢?换句话说,一种紧密连接着永远不变不灭的真实的,自身具有这种本性而且是在具有这类天性的事物中产生的事物,和另一种事物,一种永远变化着的可灭的自身具有这一种本性而且是在具有这一种本性的事物中产生的事物,......这两类东西你觉得哪一种更具有纯粹的实在呢?

格:永远不变的那种事物可实在得多.

苏:永久性不变化的事物,它的实在性是不是超过其可知性呢?

格:绝对不会.

苏:实在性呢?

格:也不会.

苏:比较地不真实因而也就比较地不确切吗?

格:必然的.

苏:因而总的说,保证身体需要的那一类东西是不如保证心灵需要的那一类东西真实和实在的.

格:差得很多呢!

苏:那么,身体本身你是不是觉得同样不如心灵本身真实与实在呢?

格:我认为是这样的.

苏:那么,用以充实的东西及受到充实的东西愈是实在,充实的真实性不也愈大吗?

格:当然是的.

苏:所以,我们如果得到了适合于自然的东西的充实,我们就感到快乐的话,那么,受到充实的东西和用以充实的东西愈是实在,我们所感到的快乐也就愈是真实;相反,如果比较地缺少实在,我们也就比较地不会得到真实可靠的充实满足,也就比较地不能感受到可靠的真实的快乐.

格: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苏:所以,那些没有智慧和美德经验的人,只知聚在一起作乐寻欢,终身往返于我们所比喻的中下两级之间,从未再向上攀登,看见及到达真正的最高一级境界,或为任何实在所满足,或体验到过任何纯粹的可靠的快乐.他们头向下眼睛看着宴席,就如牲畜俯首牧场只知吃草,雌雄交配一样.应知道,他们想用这些不实在的东西满足心灵的那个不实在的无法满足的部分是完全徒劳的.由于不能满足,他们还象牲畜用犄角和蹄爪相互踢打顶撞一般地用铁的武器互相残杀.

格:苏格拉底啊,你描述众人的生活完全似发布神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