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第2/5页)

苏:可是一定大家都清楚:我们用以学习的那个部分总是全力要想认识事物真理的,心灵的三个部分中它是最不关注和留心钱财与荣誉的.

格:是的.

苏:"爱学"部分以及"爱智"部分,我们用这名称称呼它恰当吗?

格:当然合适.

苏:在有些人的心灵里是这个部分把持着,在另一些人的心灵里却是那两部分之一正在统治着,依情况不同而不同.是不是?

格:确实如此.

苏:正因为这个原因,因此我们说人的基本类型有三:哲学家或爱智者.爱胜者和爱利者.格:非常对.

苏:对应着三种人也会有三种不同的快乐.

格:当然.

苏:你知道吗?你假如想一个个地问这三种人,这三种生活哪一种最快乐,他们都一定会说自己的那种生活最快乐.财主们会断言,与利益比起来,受到尊敬的快乐和学习的快乐是无价值的,它们除非也可以变出金钱来.

格:真的.

苏:如何爱敬者?他会把金钱带来的快乐视为卑鄙,把学问带来的快乐视为无聊的瞎扯(除非它也能带来敬意).是吗?

格:确实如此.

苏:哲学家将别的快乐和他知道真理永远献身研究真理的快乐相比较时,你认为他会怎么想呢?他会认为别的快乐远非真正的快乐,他会把它们叫做"一性"快悦.因为,若非受到必然性束缚他是不会要它们的.是不是?

格:是的.

苏:那么,三种快乐三种生活之间既然各有不一样的说法,区别不是单纯关于哪一种较为可敬哪一种较为可耻,或者,哪一种较善哪一种较恶,而是关于哪一种确实比较快乐或者摆脱了痛苦,那么,我们怎样来判定哪一种说法最确切呢?

格:我确实说不清楚.

苏:噢,请这样考虑.对事情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用什么作为标准呢?不是用知识.经验.推理作为标准吗?还有什么比它们更好的标准吗?

格:再也没有了.

苏:那么请考虑一下,这三种人中哪一种人对所有这三种快乐有更多的经验?你觉得爱利者在学习关于真理本身方面所得到的快乐经验可以多于哲学家在获利上所得到的快乐经验吗?格:绝对不是的.因为,哲学家从小就少不了要体验另外两种快乐;可是爱利者不仅不一定要体验学习事物本质的那种快乐,并且,即使他想要这么做,也不容易做得到.

苏:所以,由于哲学家有两方面的快乐经验而比爱利者高明得多.

格:是要精明很多.

苏:哲学家与爱敬者比起来怎么样?哲学家在体验受尊敬的快乐方面还比不上爱敬者在学习知识方面的愉悦经验吗?

格:不是的.尊敬是大家可以得到的,他们如果都能达到自己目标的话.因为富人.勇敢者和智慧者都是能得到广泛尊敬的,所以大家都能经验到受尊敬的这种快乐.但是看到事物实在这种快乐,哲学家除了之外别的任何人都是不能得到的.

苏:既然他的经验最丰富,那么他也最有资格评判三种快乐.

格:尤其有权利.

苏:而且他还是唯一有知识与经验结合在一起的人.

格:确实如此.

苏:并且,拥有判断所需手段或工具的人也不是爱利者或者爱敬者,而是爱智者或哲学家.格: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苏:我们说判断必须通过推理达到.是不是?

格:确实是这样.

苏:揄正是哲学家的工具.

格:显而易见.

苏:以财富和利益假使作为评判事物的最好标准,那么爱利者的毁誉必定是最真实的.

格:肯定是的.

苏:假如以胜利.尊敬和勇敢作为评判事物的最好标准,那么爱胜者和爱敬者所赞誉的事物不是最真实的吗?

格:这道理非常明白.

苏:那么,假如以知识.经验和推理作为标准,怎样呢?格:必定爱智者与爱推理者所赞许的事物是最真实的.

苏:所以,三种快乐之中,灵魂中那个我们用以学习的部分的快乐是更加实在的快乐,而这个部分在灵魂中占统治地位的那种人的生活也是最快乐的生活.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