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好莱坞

2000年4月25日

到了冬天的时候,波拉特替我弄来了一张“好莱坞贵宾卡”。天气冷下来以后,我们就没法再去那家小维族旅馆外面的露台坐着吃饭了,于是我俩每天的“雅宝路行程”有了变动。有时我们改去“好莱坞”吃饭,那是一家夜总会兼餐厅,一张贵宾卡意味着你在那儿可以免掉服务费。波拉特认识“好莱坞”的老板,似乎雅宝路上所有夜店的老板他都认识。

“好莱坞”的餐牌上面印着俄文和中文,我们每次去都点一样的食物:我要俄式鸡肉,波拉特要牛排。周末的晚上,波拉特喜欢早早地就到“好莱坞”去,我们在那儿慢慢地享用晚餐,随着时间推移,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涌了进来。每个走进这家夜总会的人,都会经过一个巨大的金刚(King Kong)塑像,它的庞大身躯巍然挺立在入口那儿。夜总会里装修成好莱坞星球餐厅连锁店的样子。玻璃柜里展示着仿造的电影道具,上面还贴着详细的标签:一枚《无敌战将》里用的银色的警长徽章(华纳兄弟电影公司1991年出品);一件红色衬里的黑斗篷(《德古拉伯爵》,城堡石电影公司1995年出品);一条皮鞭(《牛鞭》,哥伦比亚电影公司1958年出品)。门内侧的地方嵌入了一个巨型的玻璃管,里面是真人般大小的阿诺德·施瓦辛格塑像,服装是“终结者”里的模样。施瓦辛格的雕像与这儿的电影道具一样,过于粗制滥造,几乎让人认不出来原型。这像一个主题为“假的”博物馆:展览里的艺术品会提醒你,你已经溜到真实之外,并且与它有一段距离了。在一个以卖冒牌货闻名的街区,“好莱坞”似乎算得上里面最为巨型的假货。

这儿也是雅宝路的俄罗斯妓女们出没的大本营。每次波拉特和我在这儿吃饭,我就会边吃边留意那些“夜间生意”的进程。8点,那些女士开始陆续进场;1小时以后,潜在客户走了进来。潜在客户们绝大部分是做小生意的中国人,这类人可能兜里有些钱,但没有什么文化。他们手腕上戴着象征着好运气的廉价佛珠;而且无一例外地,手里都拿着商贩的招牌物:一个假的皮革钱包。在这个城市的其它地方,这些人通常都嗓门很大:对着手机大吼大叫,冲着服务员大声说话、下达命令。然而“好莱坞”里出现的这些白种女人,却让他们平静下来。

这些中国男人三五成群地,低声说着话,不时摆弄着自己的手机。每当一个把头发染成金色的女人走过,他们就显得更加蠢蠢欲动。有时,我会看到一个男人如何热身,准备采取行动:他拿起了手机,又放下;点了支烟,又把打火机放下。这些动作不断循环加速:拿起手机,放下手机;拿起手机,放下手机——最后他终于站了起来,走过去,和一个女人直接对话。这时我就瞄一眼自己的手机,或者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和波拉特的对话里——我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偷窥癖。

波拉特越来越频繁地提到去美国的事了。他提到出国去读书的可能性,或者看能不能在太平洋对岸找个工作。有一阵子,他觉得去加拿大不错,因为有人告诉他说移民去魁北克很容易;不过后来他决定不要学法语(注:魁北克是英法双语通行的城市)。我们在好莱坞的聊天总是回到同一个地点:美国。

波拉特如此热切地期盼能去美国,让我感到不可思议。他不会说英语,我也无法想象他会取得去美国读书或经商的资格,而且美国大使馆可绝不会给一个在雅宝路上当中间商的人发旅行签证。虽然他很少谈及他的妻子,但他确实有个妻子还在新疆;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关系有些复杂。他和妻子没有小孩,我觉得他们俩能一起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在中国,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涉及到迁移问题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