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B 书写的王国

秦始皇焚烧书籍。公元前221年,他成为史上第一个称帝的统治者。他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他下令修葺公路、开凿运河,并建造了最初的万里长城。他毁掉一切的经典书籍,包括历史、哲学和诗歌。他活埋知识分子。在他的统治下,所有中国人只能被迫接受一种书写文字。

秦始皇的丞相向他提议,不仅要毁掉书籍,更要毁掉书中传达的思想:“如果谁敢在私人谈话中谈及古诗或文献,就把他处死。谁要维护旧的一套,拒绝新的事物,就要他满门抄斩。”

所有这一切,都在100多年后,被一个汉朝的历史学家记载下来。汉朝是秦朝覆灭后诞生的新朝代。这个历史学家写的书叫《史记》,这本书成了往后两千年的经典。

对于一个研究中国古文的学者来说,依姆雷·加兰博斯(译者注:中文名为高奕睿)的出身可谓不同寻常。如果依照他母亲那边的血统,他是个中亚人:他的外公是塔塔尔人,他的外婆是哈萨克族人。他的外婆出生在哈尔滨——那是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城市,长大以后,她往西部迁徙。在乌拉尔山区,她生下了加兰博斯的母亲。这个女孩往西走得更远,她在莫斯科读大学,并与一个匈牙利人相爱。接下去的故事还是往西发展:依姆雷·加兰博斯出生在匈牙利北部,在多瑙河附近。他的血统一半是匈牙利,四分之一是塔塔尔族,四分之一是哈萨克族。他身材矮小,但结实健壮,有黑色的头发和长长的睫毛。他很腼腆。在电话里,他寡言少语,甚至只挤出一个字来回答。第一次与他会面会很尴尬。然而,一旦你和他混熟了,你就会惊叹他思维的敏捷;而且你会知道,作为一名敢于创新的学者,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享有盛名。

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加兰博斯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内容是关于中国古文字的发展。他主要的研究材料是一堆刻了汉字的竹简,这些竹简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这些古老的文字是最新的研究材料:绝大多数的竹简是在20世纪后半期才被发掘出来。过去,学者们无法接触这些第一手的材料。他们只是研究像《史记》一样的经典,这些经典被历朝历代的人不断抄写复制,流传了下来。

这些竹简刻于秦始皇统治结束后的几个世纪,然而刻下的汉字依然不是统一的字体。同一个字有好几种不同的写法,一如原始的文化总是缺乏明确的标准。通过这些证据,加兰博斯建立了一个新的理论。他认为,秦始皇统一文字是历史的夸大,很可能是人们虚构出来的;其他各种秦始皇的故事大概也如是。在加兰博斯的论文里,他记录到,许多个世纪以来,历史学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个焚书坑儒的故事里,但他们却忽略了“那个安静而持续不断的过程:对历史文本进行选择、复制的过程”。

加兰博斯的观点很简单:审查制度制约了想象力,但创造、篡改的过程可能更具破坏性。 为了完成一个故事,为了在历史事件中找出意义,你否决了诠释历史的其他可能性。中国像其他伟大文明一样,在书写下来的历史背后,许多故事仍然无法被言说。

在加兰博斯看来,中国的文字统一过程其实主要是在汉朝完成的。汉朝有记载自己历史的书籍,还完成了汉字的第一本字典;汉朝对书写文字的重视,为为日后两千年的皇权统治打下了根基。“人们谈论的是书面文字的世界,”他说:“像拜占庭文明和中华文明,这些文明流传下来的书写文献创造了一个世界,它比真实世界具有更重大的意义。负责管理古代中国的那些官员,他们是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考察的主要内容就是背诵经典。他们几乎是生活在一个文字的世界。无论哪一个外来者,最终都会被这种文明所征服,变成其中的一部分。即使是蒙古族人,最终都演变成了‘元朝’——老天,他们原来可是不折不扣的游牧民族,几乎没有自己的书写文字。但在那个时期,他们开始变得像汉人,他们被汉人同化了。我想,这种书面文字的世界是时间长河的纽带,它使这种被我们叫做‘中国历史’的东西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