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2/9页)

“这样,你们找个时间去找一下李队长,别光我出面。”郑有德临走前给爷爷出主意。

腊月二十七,父亲和奶奶去刘家庄子把大娘接来,又去了夏坡武工队驻地。朔风飕飕,时而刮起霰粒吹在奶奶饱经风霜的脸上。天寒地冻,奶奶又饿又累,两顿没舍得吃,给大爷带了两个烙过的干煎饼,指望来能见儿子一面。父亲脚早冻麻了,不断地跺着脚也无济于事。

“大兄弟,让我们见一面吧!就见一面!”奶奶可怜巴巴苦苦哀求。

“不行!”站岗的把枪一横,“这是命令!”

无奈,奶奶和父亲只好回走。奶奶依依回头,试图希望能见儿子一面。

她又踮着小脚折回去。

“大兄弟,让我们见一面吧!求求你了!”奶奶仍然可怜巴巴苦苦哀求。

“不行!不是告诉你了吗,”站岗的把枪一横,“这是命令!”

“娘,咱回去吧!人家当兵也是身不由己。大哥没事的。”父亲说。

无奈的奶奶迈动着无奈的脚步。

“老二,饿了吧?”奶奶把煎饼递给父亲。

“娘,不饿,你吃一个吧!”父亲哪会不饿呢。

“你也吃吧!”奶奶说。

奶奶抓一把雪,擦擦脸,泪水和着雪水,奶奶感到涩涩的,酸酸的,咸咸的。他又兜起大襟衣服把脸擦干净,掰一块煎饼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着,慢慢地嚼着,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那不是在咀嚼煎饼,那是在咀嚼人生,酸甜苦辣的人生,只是没有甜,只有酸、苦和辣。

北风掀起她跳动的白色的鬓角,残雪不时地绊着奶奶的小脚,踉踉跄跄。冰冷的眼泪,冰冷的雪天,天地相号,为可怜的奶奶哭泣。

“嘤嘤……”奶奶回到家只是哭。

“啊啊!呜呜!”四叔看奶奶哭,直摇着奶奶胳膊问为什么哭。

如胭来到郑有德家,两只眼里噙着泪水。“大叔,求你把仕昌的事情当成我的事情。他对我们有恩,我不能知恩不报!只要能救仕昌,你让我怎么着都行。”如胭神色坚定。

“哎呀,大侄女,别!别!你别这样!我不是那种人!仕昌也是我佩服的男人,相比他,我不是人!我也要好好做人!”郑有德很惭愧很感动。

“腊月二十八,家家把面发。”正常人家已经感受到年的浓浓气息了,远处不时迸出一两声鞭炮的声音,惹得五叔拉着四叔的手到处乱跑着看,偶尔拣到一个人家放过的哑炮,没有炮芯子,回家一层一层地剥开,把炮药倒在石头上,用洋火“哧”一下点着,“呼”的一下,炮药冒出一股白烟,四叔、五叔高兴得直跳,气得奶奶追着两个孩子骂他们“祸害”火柴。

凄清的二十八,一家人什么心思都没有。这天,郑有德带着爷爷和四爷爷,来到夏坡找李队长。

一进门,爷爷和四爷爷就“扑通”一下给李队长跪下了。

“李队长,求求你了,放了孩子吧?”兄弟俩流着昏黄的眼泪哭求着。

“二位大叔,不要这样,人民政府不兴这个,我们还是按原则办事的!再说仕昌我也了解。待我汇报上级给你们信。先回去吧!”李长友安慰道。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二月初二,大街上积雪泥泞,嫩黄色的迎春花开得好灿烂,一朵朵,一簇簇,一丛丛,金灿灿的花瓣,点缀于低垂的迎春藤上,在阳光下闪动着耀眼的金光,傲然宣布一个春天的到来。四叔出去玩,把仅有的过年奶奶做的布鞋粘的满是泥巴,但他很兴奋,激动地跑回家拉着爷爷奶奶的手就向外跑。

“啊啊啊啊……”他拉着爷爷奶奶的手指向湾西边村口处。

爷爷奶奶不相信昏花的眼睛。远远地走来了四个人,三支刚枪刺刀在太阳下一晃一晃的。中间那个人,高大魁梧,走起路来还是军人姿势,气宇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