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 51(第2/3页)

还有那群在战争期间工作的女人呢——她曾在伦敦到处都看得到的那些安静、瘦削的女人呢?英国召唤她们,她们也出来了,这一次是毫不羞怯地在光天化日下现身。如今因为她们不准备逃回洞穴与角落中藏身,曾受她们服务之利的那群人便率先掉头唾弃她们,口中高喊:“我们当中不要这种毒瘤,这种罪恶与腐败的渊薮!”她们出于对英国之爱所做的奉献,得到的就是这样的回报!

还有那种经常伴随倒错倾向而来、奇怪的宗教热忱呢?许多这类的人都非常虔诚,这必定是最令他们苦闷的问题之一。他们相信,因为相信所以渴望能在某件事上得到祝福,这件事对某些人而言非常神圣,那就是忠诚挚爱的结合。然而教会的祝福不是给他们的。他们或许忠实,过着规律有序的生活,也没有伤害任何人,但教会还是背弃他们;它的祝福完全只保留给正常人。

接着史蒂芬会谈起在所有问题当中最令她痛苦的一个。年轻人,年轻人怎么办?他们能上哪儿寻找自然又无害的消遣娱乐?有许许多多像蒂琪·魏斯特这样精力充沛、有胆识,还有好心肠的年轻人,却无法享受每个年轻人都有权享受的诸多乐趣,而更可怜的是本身是正常人,却爱上倒错者的女孩。年轻人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纯真娱乐,有权从事社交活动,更有权憎恨孤立。但在这里,就跟全世界各大都市一样,他们遭到孤立,直到他们屈服认输,直到他们在无知与憎恨中,转而投向仅剩的群体生活(那个一心想毁灭他们的世界只留下这个选择),转而投向同类当中最不堪的一群,亦即流连于巴黎酒吧的那些人。他们的情人无能为力,还能怎么做呢?他们空着双手,没有东西可以给予。就连宽容的正常人也无能为力,例如来参加华勒莉派对的那些人。他们若是有子女,就会把子女留在家里,通盘考量的话,又有谁能怪他们?至于他们本身实在太老了,只是有宽容的心,这无疑是因为年纪渐长的缘故。他们无法提供年轻人最自然而然会渴求的轻浮肤浅。

史蒂芬的声音会不由自主地颤抖,华勒莉便知道她想到了玛莉。

华勒莉真的很想帮忙,却几乎找不到任何安慰的话。年轻人是很辛苦,她自己也这么认为,虽然有些人失败沉沦,但也有人安然度过了。自然正努力地尽其本分,倒错者的人数越来越多,过不了多久便会发挥影响力,就算仍无视大自然的愚蠢之人也会明白。他们只能等待时机,总有一天会被认同的。但与此同时,他们全都应该多建立自尊,应该学习为自己被孤立感到自豪。她觉得像蓓特这种可怜的傻瓜没什么好辩解的,像宛妲这种酒鬼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那些羞于表明身份,为了平静度日而委曲求全的人,她压根就瞧不起其中所谓头脑好的人,她坚称他们背叛了自己与同侪。假如世人能越早了解到好的头脑经常伴随着性向倒错,就会越早撤销对他们的禁忌,也会越早停止对他们的迫害。迫害永远是丑恶的,会孕育出丑恶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很危险。

至于战时工作的女性,她们为下一代树立了典范,这本身应该就是一种报酬。她听说在英国有很多这样的女人开始在乡下养狗,好啊,有何不可?养狗是很值得的。“我对男人认识越深,就越爱狗。”有很多事比在乡下养狗还糟。

倒错者多半是虔诚信徒,这倒是真的,不过上教堂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如果他们真觉得需要信仰,就必须让自己本身成为信仰。至于上帝的赐福,这肯定是对教堂有好处,除此之外也不过就是迷信。但话说回来,她自己是个异教徒,只承认美神,既然现今这整个世界都如此丑陋,被它忽视可真是谢天谢地。也许是因为懒散吧——她相当懒散,从未利用写作去获取应有的成就。但人类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做事的人,一种是看着别人做事的人。史蒂芬是做事的那一种——若换上不同的环境与出生条件,她很可能会成为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