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中国智造与文明升级(第4/11页)

另外,欧美等老牌制造业强国也在努力,希望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工业4.0(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得到官产学各界广泛认同。工业4.0已经上升为德国的国家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一轮工业竞赛。工业4.0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能化,在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合作伙伴,实现快速、有效、个性化的产品供应。

美国正在试图逆转战后去工业化的趋势,让部分工厂回流本土。作为大国,局势错综复杂,存在各种力量博弈,如特斯拉这样的无人汽车工厂无助于就业,美国中下层人均收入缩减,很多回流的工厂没有回到铁锈地带[2],而是部署在人力成本更低的南部等。新总统特朗普连续在推特上炮轰丰田、通用和福特,威胁它们把汽车工厂搬回美国,更加凸显了某种时空错乱的怪异特性。但无论如何,美国重振制造业的行动势必对中国制造业形成压力。

美国制造业提出的主要创新亮点在于3D打印。虽然一度以黑科技的面目出现,但3D打印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是反映了制造业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转向大规模定制生产的趋势,最终反映了客户需求个性化、自组织化的趋势。

图5-1 特朗普在推特上炮轰汽车制造商

面对这样的上下夹击,中国制造业的地位略显尴尬。尽管人力成本还有向中西部转移的空间,但中国整体正在逐渐告别低成本优势,迫切需要将竞争力转移到生产率和知识经济上。

张亚勤因为负责百度云计算工作,经常要和企业打交道。他认为,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方面,中国落后美国比较多。这么多年来,美国大的行业基本都实现了流程化,垂直行业的大部分公司都用上了ERP,为此投入了上万亿美元,使得流程变得IT化、软件化。制造业不管是高精机械也好,流水线也好,自动化开始得都很早。中国在这个方面整体上相对落后。中国企业,尤其是很多小企业,没有统一的工作流程,IT程度比较低。

第二次浪潮到第三次浪潮的跃迁,即使是最前沿的美国也才刚刚起步。某种程度上硅谷的创新仍然以技术为主,与第二次浪潮中诞生的产业相对独立,互相的结合程度可能还不如中国。“物联网”概念的发明者凯文·艾什顿就极其看好中国的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张亚勤认为,就像消费互联网刚兴起时一样,各国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美国可以做,中国也可以做,中国甚至能比美国做得更好。现在当人工智能来了之后,原先的一些领先优势就不太重要了,甚至由优势变成了劣势。如传统企业花很多钱买Oracle的数据库,买IBM的ERP和数据库。这么多年来,基于传统IT技术的公司,产品越做越重,硬件也好,软件也好,越来越复杂。IT的投资、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很多企业不堪重负。云计算是新的平等起跑线。云做的事情是把复杂性移走,让做云的公司帮企业做IT,不是像传统的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服务公司,派几百个人到你公司去做,而是提供虚拟化服务。例如,过去是在家里建电站、打水井。现在是提供电网、水网,企业只要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得到水。企业不再需要部署那么多服务器,不再需要那么重的ERP系统,只需要接入网络,就可以连接所有的服务——计算、存储、数据库。于是商业端服务也消费者化了,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