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2/6页)

伊斯华特亲率所有舰队出击迎敌,双方在要塞附近的海面展开连番大战。帝国军在战舰的规模和数量上都占有优势,一艘巨型弩炮战舰的火力几乎要抵得上索菲亚舰队半个中队的力量。而且冰龙海骑士团的编制是十五个中队,其中十三个海船中队——另有两个陆战中队用于接舷战和小规模登陆作战。不过副军团长加拉米奥麾下的三个轻型侦察舰队在米兰城外的阻击战中损失殆尽,所以伊美尔达此次率领出征的,共有十个中队的战舰队,在战舰数量上也占据上风。

不过索菲亚军方面具备本土作战的优势,这种优势具体到战场上就给伊斯华特的指挥带来很多便利——第一,索菲亚舰队不需要补给船,当然也就不必耗费兵力保护这些船只。第二,索菲亚舰队可以得到陆地上部队的掩护,一旦战局不利,只要靠近港口岸边,港口附近的防卫炮台就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直接安装在陆地上的固定式投石器,无论如何也不会比装在船上的差,即使是卡奥斯帝国的巨型弩炮战舰,也不敢轻易进入这些巨型投石器的射程。第三,索菲亚军每次交战后都可以退回自己的母港,受到损坏的船只可以立即得到修理和补充,而帝国军只能进行应急修复。最后,索菲亚军不需要补给船的长处恰好成了帝国军的短处——每次开战,伊斯华特都会想方设法袭击帝国海军的补给船队,而伊美尔达也不得不安排相当多的兵力留在后方保护运输船,以免遭到偷袭。这样一来她能够投入正面战场的兵力自然受到限制,行动起来也得处处小心,步步为营。

不过伊美尔达的统兵能力可远比她那位贵族副官要强得多——伊斯华特每次都是竭尽全力才能抵挡住帝国军的攻势,而且每一次交战,索菲亚军的损失总是略大一些。好在现在全索菲亚的造船工匠几乎都集中在皮特罗斯港口中了,而伊斯华特先前从索菲亚国库中领出的大量金钱也正在源源不断的发挥作用——经常都有一些新船配备进来,再加上修复之后可以继续使用的船只,南海骑士团的战斗力始终没有削弱。

“虽然局面难看点,但只要这样继续拖延下去,帝国军总会被拖垮的。”

伊斯华特这样鼓励部下那些屡战屡败的将官们,而他自己也在不断改进的战术,从实战中汲取更多的经验。帝国海军与兽人族征战多年,深知海战之窍要。而索菲亚海军成军未久,根本就不熟悉这种战法,伊斯华特本人虽然精通海战,但那只是在战略战术上,帝国军有许多千百次生死考验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索菲亚军就全然不知,在实战中处处吃亏也就在所难免了。不过,随着双方交战次数的增加,索菲亚海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从帝国海军那里学习经验,逐渐成长。然而临时学习起来的技能毕竟比不上老师熟练,无论伊斯华特怎样努力,索菲亚海军总是在近期的海战中处于下风。

例如,帝国舰队的军制上考虑到了接舷战的需要,在每艘船上都配备有一定数量的陆战士兵——所以冰龙海骑士团中专门有两个陆战中队的编制。而在帝国战舰的船头上,也都配备有一块宽阔的木板,顶端有大铁钩。俗称为“乌鸦”。在海战中,帝国战舰不但可以利用投石器和巨型弩炮远程攻击对方的战船,也可以在靠近以后用“乌鸦”钩住对手的船板,然后步兵一拥而上,冲上敌船进行屠杀——说起来有些讽刺,这种装备原本是科夫诺地区海贼战船上的设施,当年加拉米奥率军攻击科夫诺,就在这种配备之下吃了大亏。然而帝国军的学习能力很强——他们立刻发现这种配备对于己方的接舷战术很有帮助,立刻加以利用,如今反过来用于对付索菲亚军,反倒起了极好的效果——索菲亚海军船员皆以水手为主,虽然也装备有短刀,但在肉搏战方面远远及不上凶猛骠悍的帝国军人。而且,他们的战船使用标准船体改装而成,船上尽可能多载一些武器装备,却没有安排多余的人手——每一条船上的船员数量大大少于帝国战舰,以至于后来只要进入到接舷战的局面,索菲亚军就必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