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第3/3页)

关于这一章节,与其讨论其内容在动物学层面上的正确性,不如将目光放在古代人的想象力上,这样也更有益处。话说回来,古代人的想象力真是平凡得令人意外。我虽未听闻象能吃土、吃岩石,倒是听过鸵鸟吃石头的传说。一想到连鸵鸟都能吃石头,就觉得象吃土还是吃石头什么的,一点也不出奇了。希望读者也能怀着这样的心情继续阅读下去。接下来引用的是第十章的后续内容。

象背上的皮肤非常坚硬,但腹部的皮肤却格外柔软,且皮肤上并无覆毛。就连用于驱赶缠人的蝇虫的象尾上也没有生毛。象虽说躯体巨大,却一样难逃蝇虫骚扰之苦。不过,象的皮肤上生有菱形的褶皱。它能用体味招虫,让昆虫聚集在自己舒展的皮肤上,然后突然皱起皮肤,将昆虫挤死在褶皱里。这样一来,就无须依靠尾巴、鬃毛及覆毛了。

亚里士多德曾写过“四足动物中,象是毛发最为稀疏的”,但未曾说过象不生毛。事实上,象的身体表面生有杂乱的刚毛,尾巴的末端也有流苏一般的毛发。就连普林尼自己,也曾在《博物志》第三十七卷第二十章写道,“印度人在绿柱石上钻孔,在其中穿进用象的刚毛制成的绳子”。自己写出了相互矛盾的内容,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不过普林尼的这段描述非常有趣。象会将虫引诱到皮肤的褶皱中,看到已有几只虫停留,便突然皱起皮肤,一次性将所有虫挤死,这习性真可谓异想天开却又愚蠢。象到底会不会有这样机灵的行为,我全然不知,但这大概是普林尼的想象吧。这想象力倒是荒唐得几乎要突破天际了。下面再引用一些第十章的内容,就告一段落吧。

象牙极为高价,是打造众神雕像的上好材料。奢侈的人们还在象身上发现了另一个优点,这便是象鼻上厚厚的皮。有一帮人视其为珍味美食。在我看来,吃象鼻上的皮就像在吃象牙,稀有且珍贵,除此之外我也找不到别的理由了。

注解:

[1] 拉丁语为elephas。

[2] 拉丁语为elephantus。

[3] 即与恺撒对立的格奈乌斯·庞培。

[4] 罗马神话中的葡萄与丰收之神。

[5] 儒略·克劳狄王朝的一位王室成员,罗马帝国皇帝卡里古拉之父,是暴君尼禄的外祖父。

[6] 希腊神话中的酒神、欢乐之神。在罗马神话中,除利柏尔之外,又称巴克斯,是植物神,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的保护神。

[7] 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沿海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

[8] 法国博物学家、数学家、启蒙作家,著有《自然史》等。其思想影响了达尔文和拉马克等后来的博物学家,更被誉为“十八世纪后半叶的博物学之父”。

[9] 坐落于北非北海岸的城市,现今突尼斯。曾与古希腊、古罗马争夺地中海霸权,后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被罗马共和国打败。

[10] 西西里岛西北部城市巴勒莫的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