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讲 非说理宣传的四种危害(第5/5页)

一个东欧作家说,知识分子的爱国心使他们有了接受政府宣传的理由,在这些知识分子眼里,他们那个积弊丛生的国家就像是自己的残疾儿,“听到别人提到这孩子的残疾,他们就会生气,并出于本能地加以袒护”。人们由于抵制和不满外来的批评,感情用事地袒护他们本来并不满意的国内制度。看到这一类心理弱点和认知缺陷的危害,就不应当过分强调感情之害,感情与理智之间并不像人们常想的那样泾渭分明,在宣传面前上当受骗,往往是由于感情和理智的双重原因,而其中特别应该引起重视的便是认知缺陷。

从认知缺陷来认识宣传对人的思维、认知和公共话语的危害,我们就必须通过学校的公民教育、人文教育和社会启蒙来提高公民理性分析和思考的水准,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公共说理的规范。有了这些教育和启蒙,宣传的谬误逻辑和其他欺骗手段是可以被普通民众识别的。这样的启蒙教育还可以同时帮助民众了解和重视自己与接受宣传有关的心理特征。既充分了解和警惕宣传惯用的手法和伎俩,又深刻地知晓和反思自己的心理定势和偏见,有了这两条,民众独立思考和防御宣传控制的能力就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