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5/7页)

哥哥用同样的语调重复了一遍,提着波士顿包更用力地靠在了栅栏上。这儿几乎是他们观看鸟舍的固定位置,刚好形成了身体大小的凹陷,现在哥哥的身体就正正好好地缩在里面。

“前面大马路上就是公交车站,没几步了。”

小鸟叔叔指向小巷的对面说。

“坐上公交车,再坐火车,就能到高原了。床和枕头都有两个,可以吃到不会烫伤的烧烤,也能听到广播,还有凉快的小木屋。”

直到最后,哥哥的脚还是没能往前迈出一步。

结果两个人只好返回家里,换掉衣服,把旅行包里的东西全部放回原位。到了午饭时间,再打开饭盒吃起来。

“啊,好累好累!”

晾凉茶喝完之后,他们躺在沙发上,仿佛刚旅行回来一般,有一种心情愉悦的劳顿感。

那之后,兄弟两人再也没有去过任何地方旅行。不知何时达成的约定,他们一起外出的地点永远只到幼儿园的鸟舍为止。从家到鸟舍的这段路上,包含了所有哥哥需要的地方,内科、胃肠科的个人诊所,牙医,理发店,眼镜店,电器店和青空药店。没有必要再去其他任何地方。但是,行李还是要塞进波士顿旅行包的。

一年里有那么一两次,小鸟叔叔会做好旅行计划,哥哥则配合这个计划准备行李。去火山湖畔钓鱼、野营,参观深山的修道院,在疗养所里泡温泉,划船沿运河漂流,在雪山的出租别墅里滑雪,去孤岛洗海水浴,参观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博物馆……各种各样的旅行。小鸟叔叔翻开地图,用红色铅笔圈出要去的地方,调查时刻表,制订火车换乘的最快方案,参考旅游指南寻找住宿的地方,计算旅费,最后把行程记在报告纸上。

哥哥对目的地没有任何要求,一切都交给小鸟叔叔,但他并不是毫不关心。作为准备行李的人,一旦方案确定以后,哥哥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收集准备工作所需要的各项信息。

湖水有几米深,修道院的地板是什么材质的,船上准备了几套救生衣,去孤岛的快艇上有没有放晕船药,博物馆里的温度设定成几度?

每个问题都正中关键。为了尽可能正确地回答他的问题,小鸟叔叔会打电话向快艇公司询问,或者查阅百科全书。

行程表完成之后,终于轮到哥哥出场了。从衣柜的抽屉到厨房的地下收纳盒,从洗脸台上到房顶下面的阁楼里,他从中取出各种需要的东西铺在地板上。自然地,根据目的地和目的,选择行李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参观遗迹的话,为了不损伤重要的遗迹,需要带上柔软的橡胶底靴子和军用手套;温泉疗养的话,需要带上锉刀,脚跟泡软之后可以拿来磨脚;钓鱼的话,则要选择鱼类图册。有些行李看似让人难以理解,但也必然有着相应的理由。果汁的瓶盖放在山间小道上做标记,以免在山里迷路;万一两人走散,就可以看着沙漏的落沙来安抚不安的情绪。

每次旅行,有五件东西是必须带上的。分别是收音机、浓汤罐头、野鸟图册、母亲的照片和白色篮子。无论何时,波士顿旅行包都给它们留出了特殊的位置。

只是看着这些浩浩荡荡的行李,小鸟叔叔就能想象出将要前往的目的地的模样。回廊里一根根柱子的光滑曲线,运河水面上水草的流向,落在哥哥滑雪帽上雪花的白色,一切都那么生动真实,宛如就在眼前。

哥哥会提分量重的那个行李,会仔细检查有没有遗漏的东西。不管去哪里,他都不知疲倦,认真地默默地四处参观。他会仔细阅读每个角落里的说明书,不时地发出“哦——”的感叹声,将宣传手册小心翼翼地放进衣服内袋。泡温泉时,他会忠实遵守入口处张贴的“正确的入浴方法”。泡海水浴时,他会认认真真地做准备运动,牢记父亲事故的教训。他严格遵照小鸟叔叔的行程表行动,仿佛照章行事才是礼貌一般,从不任性而为。因为是难得的旅行,所以晚饭时会咬牙吃上一顿高级西餐,喝上一点点红酒,偶尔还点一个大号栗子香提蛋糕作为甜点,吃得饱饱的。两个人还会认真地购买特产,买些不足为奇却又颇有心意的特产,小鸟叔叔送给进出宾馆的技工们,哥哥送给青空药店的店主。晚上还是会打开收音机,在旅行地点收到的信号总是不那么稳定,声音时断时续,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来到了多么遥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