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时局考验(第5/11页)

南诏入寇

南诏在今天云南省,原分为蒙舍、施浪、浪穹、越析、蒙嶲、邆赕六诏,六诏均为乌蛮部落,当地将“王”称为诏,六诏其实就是六个部落。蒙舍诏处于其他五诏之南,后来吞并五诏,因此独称南诏。

唐朝初年,南诏和大唐的关系十分亲密,每个国王即位都接受大唐皇帝的册封。可是到了天宝末年,由于朝廷的腐败和边将的贪婪,激起了南诏的反抗,进而引发朝廷对南诏的战争。由于南诏实力弱小,所以只得联合吐蕃共同对抗大唐,最终形成了大唐西南边疆的严重局势。但吐蕃仰仗自身实力强大,对南诏的征敛十分苛刻,渐渐地引起了南诏人的强烈不满与反抗,可是与当年对抗大唐一样,南诏的实力也不足以和吐蕃对抗,所以只得再次寻求和大唐讲和,以求得大唐对自己的庇护。

贞元十年(794年),唐德宗李适派御史中丞袁滋,持节册加封当时在位的南诏部落首领异牟寻为南诏王。从此,南诏与大唐重新言归于好,互相派遣使者往来不绝。

南诏王异牟寻病故后,传位于劝龙晟,可是劝龙晟即位后不久便在一次军事政变中被部落酋长嵯颠所杀。嵯颠拥立劝龙晟的弟弟劝利为王。劝利非常感激嵯颠,所以赐其蒙姓,号为大容(南诏称兄为容),等于是认嵯颠做了大哥。劝利去世后又传位给丰佑,丰佑是个怀有大志的人,经常梦想南诏能够拥有大唐那样广袤的土地,而嵯颠也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所以两个人密谋准备发动对大唐的进攻。

在经过很多年的筹划和积蓄力量后,大和三年(829年)十一月,嵯颠带领数万人马闪电突袭唐境的西川地区。

当时剑南西川节度使杜元颖得到南诏入寇的消息后,顿时慌了手脚,杜元颖曾在穆宗李恒在位时做过几年宰相,本身并没有什么才能,却自认为文采出众、风度翩翩,不仅不懂军事,而且经常贪污受贿。因为他的原因,西川边境将士的衣服和粮食经常出现短缺,由于无法充分供应,士兵们经常进入南诏地界进行劫掠,这就为南诏入侵大唐找到了口实。

当时,西川各地州县已经洞悉南诏有可能会大举入侵,所以多次向杜元颖反映南诏军队的动向,希望杜元颖能够提高警惕,早做准备。可是过惯了太平生活的杜元颖根本不理会各地州县反映的情况,在他看来,南诏是需要大唐保护的,怎么可能会入侵呢?

当嵯颠带领人马接连攻下巂、戎二州的时候,杜元颖才如梦方醒,急忙组织人马进行反击。十一月二十八日,杜元颖和南诏军队在邛州以南展开遭遇战,结果杜元颖因为仓促应战,被南诏军队大败,邛州被南诏迅速占领,杜元颖只得被迫再一次向朝廷求援。

李昂接到求救的告急文书后,对杜元颖仓促应战进而导致惨败,心中十分不爽。于是,下令让剑南东川节度使郭钊暂时兼管西川事宜,命令剑南东川、兴元、荆南三道节度使立即派兵,火速前往西川救援,不久又征调岳鄂、襄邓、陈许三道人马前往救援。

在李昂布置增援事宜的同时,嵯颠从邛州继续向东进兵,很快便径直到达成都城下,并于十二月四日攻陷成都外城。杜元颖率领将士退守内城,见形势危急,曾三番五次想弃城而逃,如果不是众将拼死阻拦,恐怕杜元颖早已经脚底抹油一溜了之。

杜元颖的所作所为很快便被郭钊报告到了李昂那里。十二月六日,李昂下令正式免去杜元颖的剑南西川节度使职务,贬为邵州刺史。十二月十三日,任命右领军大将军董重质为神策军及西川行营节度使,并继续征调太原、凤翔两道兵马增援西川。此时,南诏军队已经到达东川的治所梓州外城,因为当时增援的诸道人马尚未到达,而节度使郭钊又兵少将寡无力抵抗,所以只得采取拖延战术,试图拖住嵯颠。于是,他写信给嵯颠说:南诏历来与大唐友好,不知道这次为什么会突然入侵,如果是因为杜元颖的原因,现在皇帝陛下已经撤销了杜元颖的职务,希望南诏能够从大局出发,立即退兵,不要背弃和大唐友好的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