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者的下场(第4/6页)

公元前361年的诸侯割据时期,仅有21岁的秦孝公正式登基。这时,秦不为各国重视,连权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愿意搭理秦国。于是,他愤然喊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366,颁布了“求贤令”,卫国人商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秦国,目的就是改变“卑秦”的状态。

西汉后期,朝廷的赋税劳役日益严重,上层贵族“多畜奴婢,田宅无限”367,奢侈挥霍,弄得民穷国虚,土地兼并和奴婢、流民的数量恶性膨胀,成为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各地起义不断。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掌权后的王莽意图通过改制来缓和社会矛盾,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统治。

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由于对土地兼并采取“不抑兼并”态度,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又因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国库空虚,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另外,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同时又由于宋朝采取重文抑武的政策,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导致宋朝军事衰落,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低下,西夏和辽国多次挑起战争,宋军连年战败。正是在“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368的情况下,宋神宗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张居正的改革同样是在社会危机四伏的情况下进行的,突出的表现是皇族、王公、勋戚、宦官利用政治特权,以投献、请乞、夺买等手段,大量占夺土地;大规模的徭役征发,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各地起义不断;政府的财政危机逐渐加重,财政拮据到了可怕的地步;蒙古、女真时常“入寇边塞”,在南方,“叛乱时作”。张居正总结当时存在的五大积弊:“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匮。”369

百日维新同样也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的。军事上,八旗军军纪败坏、营务废弛、兵制紊乱,几十万大清军队抵挡不住几万甚至几千西方军队的攻击;政治上,吏治败坏,上行下效,官吏贪赃枉法,贿赂公行,世风日下,腐败现象不断漫延;外交上,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外国列强以军事侵略为前奏,在政治上侵犯中国主权,在经济上掠夺中国财富,使中国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半个世纪以来,不断地割地、赔款,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年轻的光绪皇帝萌发了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状况的宏大志向,也正是在不得不批准《马关条约》的无奈与无助下,写下了“内外臣工坚苦一心,痛除积弊,尽力研求,详筹兴革”的话。370民族危机激发了光绪帝的爱国热情,大量的“上书”又助推了他变法的决心,“不甘做亡国之君”的光绪终于在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而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改革,更是在国贫民弱的状况下开始的,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371,邓小平强调,“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372。

第二,任何改革都有巨大的阻力。革命是通过暴力的方式完成财富的再分配的,而改革则是通过法律的方式完成财富的再分配。而这个再分配的过程,必然会造成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损失,这种利益包括现实的利益,但更主要的是预期的利益。改革的本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改革的力度和既得利益者利益受损的程度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越是大力度的改革,越是会遇到巨大的阻力,因为改革者必须面对的是更多的反对者和更强烈的反抗。

商鞅之法太过刻薄寡恩,太子有错,其老师公子虔受罚,后又受劓刑,导致秦孝公死后,立即告商鞅谋反;酷刑与连坐之法,使得所有民众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以至商鞅逃亡至边关时,店家因害怕“连坐”都不敢留宿;设军功爵制度,“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使贵族不能靠出身就获得爵位,享受特权,造成“宗室贵戚多怨”。商鞅变法十年,虽然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但是商鞅面临的处境正如赵良所言:“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373也就是说,商鞅的变法,惠于国家,但得罪了天下人,使得人人自危,包括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