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火车来到中国(第3/4页)

当然,小部分群众的抗议是无用的,改变事态发展方向必须要有更大的力量的介入。问题发生在通车一个月之后的8月3日,火车将一过路人碾成四段228,虽然“坐火车而往游江湾者每日仍形热闹”229,但是政府却出面了。

中外交涉,英公使威妥玛不得不宣告火车于8月24日停驶。中英双方代表在南京就这条铁路的主权等问题展开了谈判,终于在10月24日签订了中方买断协议——《收赎吴淞铁路条款》,清政府出资28.5万两白银赎回吴淞铁路,约定在朝廷一方款项未付清前的一年内,铁路继续营运。

1876年12月1日,吴淞铁路全线通车。

好不容易建成的第一条铁路终于投入运营了,不知是因为压死人导致的心理压力,还是因政府干涉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下午1点第一趟火车开行时,有报纸记载,华人搭车的不过百人。这种情况差不多维持了整整一个冬季,但是到了第二年的开春,生意却突然火暴起来,从上海乘火车到吴淞游玩的乘客,多得不够坐,本来6节车厢加到了9节车厢,并且用了两个火车头来拖,这条铁路也度过了最为风光的时期。火车公司统计:自火车通车到1877年8月25日,共载乘客161331人。230效益是可观的。

按照中英所签订的条款,清政府于1877年10月20日收回吴淞铁路。收回主权后的铁路命运是怎样的?人们是很关注的。由于火车“较小车为廉”,而且“其舒服不啻十倍,速则且不止十倍”231,所以很多人是不愿意其停运的。虽然曾有145人集体请求两江总督沈葆桢232允许铁路继续运行,但是他还是坚决地拆除了。233

没有办法,政府说了算,吴淞铁路还是拆除了。

拆下来的铁路,本打算运往台湾,另建铁路运煤,但是清政府反对铁路的态度却使洋务派们不敢有所作为,最后导致“堆放在打狗港海滩的淞沪铁路器材,日晒雨淋,海水冲刷,锈蚀报废。”234

1883年,这批材料又运回上海,再从上海运到开平矿区被李鸿章用来修开平铁路了。

也许是跟洋人打交道多了,李鸿章是较早认识到铁路重要性的朝廷大员之一。

李鸿章对修筑铁路很感兴趣,早在1874年12月10日,他上奏清廷的《筹议海防折》中就提出“南北洋七省,自须联为一气,方能呼应联通”,“何况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一日数百里,则统帅当不至于误事。”235可惜他的主张,“其时文相目笑存之,廷臣会议,皆不置可否”。236事情就这样摞下来了。

洋务运动,有一样东西很重要——煤。在那个时候,煤是工业发展的唯一动力源,中国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煤炭资源,因此,人们原来的生活资料一跃而成为中国现代化中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1876年11月,李鸿章派唐廷枢到唐山开平一带勘察,发现了蕴藏丰富的煤,于是创办了开平矿务局。1878年8月,开平矿务局正式开办,“未出数月,出煤极旺”,为了把煤从矿区运到最近的出海口装船运出,唐廷枢在1879年向李鸿章申请修一条从唐山到北塘口的运煤铁路。

接到唐廷枢的禀奏,李鸿章机敏地感到这正是实现他筑路计划的好机会,于是便立即上奏朝廷,请修铁路,以便运煤。“运煤的需要”的确是一个很好的理由,清政府也深知中国的机械船只“以煤为命”,所以很快就批准开平矿务局自修铁路。

于是李鸿章聘请了开平矿务局的工程师英国人金达负责督修。谁知正在筹办的时候,突然朝廷又下旨不给修了,筑路计划流产。

铁路不让修,实在没有办法,开平矿务局只好挖运河运煤,于是在1880年挖了一条从芦台到胥各庄长达35公里的“煤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