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的洋务派(第2/5页)

3.李鸿章(1823-1901年)

李鸿章比曾国藩小12岁,安徽合肥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201

与曾国藩相同,李鸿章6岁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但与曾国藩不同的是他“少年聪慧”,也不如曾国藩勤奋好学,爱睡懒觉。

1845年,23岁的“官二代”李鸿章入京会试落榜,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的引领下,“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202(可能其外交家的基础就从这打起),后以“年家子”203身份投入35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1847年,25岁的李鸿章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好像比曾国藩快了三年)。

1858年(咸丰八年),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帮助办理营务,负责起草文书。

1860年(咸丰十年),太平军围攻上海,上海士绅买办代表钱鼎铭前往安庆请曾国藩派援兵,曾国藩与李鸿章商量,李欣然领命,开始招募与组建淮军。

1862年2月(同治元年),淮军正式宣告成立。随后,上海士绅花了18万两白银,雇了7艘英国商船,将淮军13营约9000人分批由水路运往上海。

1862年3月,经曾国藩推荐,李鸿章被任命署理江苏巡抚,1863年2月又兼署通商大臣,“从此隆隆直上”,开始了他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四十年。

在掌握地方实权后,李鸿章在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建设新式陆军,使淮军在两年内由9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204。

1870年后,李鸿章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后又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1872年,加授武英殿大学士。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二十五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又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随着他地位权力的上升,责任越来越大,视野越来越开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主要原因在于“患贫”,认为“富强相因”,于是有了“必先富而后能强”205的认识,遂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

1872年12月23日,李鸿章打着“求富”的旗号,奏请试办轮船招商局。其后,在整个七八十年代,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

1895年甲午战败后,日本指定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在伊藤博文的强硬态度和武力威慑下,李鸿章签订了连他自己也认为是“奇耻大辱”206的《马关条约》。甲午战争后,作为替罪羊的李鸿章被解除了位居二十五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投置闲散。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6月12日,为收拾八国联军的战争残局,清廷再度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连续电催其北上。李鸿章乘轮船至上海后,以身体不适为由暂停观望,部下及亲属也都劝其以马关为前车之鉴,不要再北上,以免又成为替罪羊。直至7月30日,北京局面实在无法收拾,慈禧在逃亡途中急催李鸿章北上。一个月后,李鸿章抵京收拾残局,向八国联军求和。1901年9月7日,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人均一两,以示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