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神坛的洪秀全

洪秀全(1814-1864年),生于1814年元旦,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广东花县人。其父洪镜扬,是邻近诸村的保正,家里“薄有田产”,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在当地是稍好的,如果以阶级划分,也该算个富农。洪仁坤兄弟三个,他行三,是三兄弟中唯一读书求功名的,在家里较受宠,也被赋予比较高的期望值。

洪仁坤七岁入本地私塾读书,“熟诵四书、五经、孝经及古文多篇,其后更遍读中国历史及奇异书籍,均能一目了然”,十四岁考为童生,获取考秀才的资格,村中父老也都看好洪仁坤,认为他可以考个功名光宗耀祖。

按明清的科举制,进秀才须经过两次考试,第一次县考,第二次院考,院考通过才称为秀才。现在大家都觉得秀才都是穷的,没出息的,但是秀才对贫苦农民来讲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也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

清代文人的晋级秩序

十四岁的童生洪仁坤在1828年初次应考秀才,县试高中,但府试(院考)却失败了。此后,他一面当村塾教师123,一面努力读书。

1836年,二十三岁的洪仁坤再次去广州考秀才,在街上遇到一位西洋传教士正在散发一种小册子,心情愉快的洪仁坤顺手拿了一套免费的并且对他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小书,这套书就是《劝世良言》。现在大家都知道,这套书是由第一个中国传教士雕版印刷工梁发在1832年编写的,全书共9卷,约9万字。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该书“其实是梁发用半通不通、半白半文的汉语,加上一些广东话阐释了一些《旧约》的故事,但阐释得非常荒唐。”124书中特别强调,“神天上帝独真、独尊、独威的绝对性,而其他一切宗教的神灵、偶像都属于被清除的邪门歪道,若崇拜它们,便将获罪于天。”为了使上帝在中国获得独尊地位,《劝世良言》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民间宗教和巫术风水之类的迷信习俗进行了猛烈抨击。当然,正热衷于考秀才的洪仁坤也就“稍事浏览便弃之一边”了,并没有仔细地阅读它。

再次落榜的洪仁坤继续埋头苦读,以图再举。

1837年,又逢试期,初考时榜上还有名,到了复试又落选了。可怜的洪仁坤“县考时每试必高列十名内,但到院试时却落选”,这种连续的打击使他“精神上受了不少折磨”。一而再,再而三,连续三次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对一个人的打击是沉重的。见到榜上无名,竟致无力行路,雇了一顶双人轿抬回家中。后一病不起,一连四十日高烧昏迷,精神恍惚,神游天界,还遇到了种种“异事”,这就是后来一些文献中记述的“丁酉异梦”。“死去七日”还魂后的洪仁坤,“俱讲天话”,性情大变,举止怪异。

病愈之后的洪仁坤还是继续一面做乡塾先生,一面做应考的准备,仍然希望在体制内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1843年,又准备了六年的洪仁坤30岁了,再次走向了秀才考场,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他又失败了。“不幸他(洪仁坤)屡次到广州应试(前后共四次),都名落孙山,连入学资格(秀才)都未取得,其失望与怨恨的心情是不难推想到的。”125

再次落榜的洪仁坤开始愤懑不平,从自怨自艾走向对社会的不满。此期间,偶然重读了小册子《劝世良言》,这时的感觉与认识同前番浏览时就大不相同了。书中抨击“儒教”,指斥科举,否定民间鬼神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他,情不自禁地细读下去,领悟着“正经大道之圣理”,联想着六年前病中的幻象,他自信那是上帝召游天庭,大有昔日千疑百惑,今日焕然得释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