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4/12页)

根据探子的交代,日军正在前往长寿街的方向抢修公路,以加固包围圈,说明那里仍有隙可钻。

经过商议,第二十军决定分成三个纵队,从傍晚开始突围。当越过公路时,恰与日军车队遭遇,第二十军便捎带着拿它当了下酒菜,共烧毁敌汽车三辆,缴获了许多战利品。

日军增援部队闻讯赶到,随即发起攻击,结果虽然大部队越过了公路,但第133师搜索连和野战医院被截在了后面。

第二十军各部向来都具有极其顽强的求生能力,到了第二天晚上,在搜索连的掩护下,野战医院的伤病员们也得以转危为安。

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跳出的只是第一层包围。

在平江以东,还有第13师团,其攻击目的地为长寿街,这相当于构成了第二层包围圈。

一旦长寿街被日军完全控制,就意味着幕阜山区的大门将向第二十军提前关闭,全军被包围后只有覆灭一途。

在第二十军陷于第一层包围的同时,第13师团已按联队分成左中右三路,向长寿街齐头并进。

危急时刻,王陵基挺身而出,倾全力对日军进行侧击。他的第一反应倒不是为了接应第二十军,而是阻止日军南下,消除对长沙的威胁。

在王陵基的指挥下,所属新13、新15师在长寿街一带层层抵抗,加上天降大雨,使得第13师团的中路联队落到了其他两路的后面,进攻序列再也无法维持平行状态。

第13师团长见状,把中路联队长一顿臭骂。

这哥们儿被骂急了,鼓起余勇,拼着命往前冲。

转眼杀到南楼岭,按照日本人的一般作战程序,先要进行侦察,再实施攻击,但因为着急赶路,联队长连这个也免了,第一时间便命令山炮兵进行轰击:叫你挡着我,这回非得让你们五步之内没有芳草,十步之内立马消停不行。

山炮打得欢畅,山头上的“中国兵”被炸死炸伤不少。最后冲上去一看,傻眼了,全是自己人。

原来左路联军进展较快,在与新十五师激战后,已提前占领了南楼岭,可还没顾得上庆祝,便被中路联队轰了个稀里哗啦。

第13师团未能提前控制住长寿街,给第二十军带来了生机,但他们显然也无法再停留在长寿街,只能继续撤往东面山区。这时他们才知道,总部和军部都曾遭第3师团围攻,平江已经失陷。

在前两次长沙会战中,第二十军都是消耗日军后再转移到平江以东,然后借机进行侧击,这成为薛岳在三次会战中的定海神针,现在的情况完全变了。

换句话说,横山勇消灭第二十军的计划虽然落空,然而他还是最大程度地解除了后防上的障碍和威胁,可以心无旁骛地进攻长沙了。

即便日军大兵压境,薛岳还固执地要复制第三次长沙会战时的那个“天 ”。

参谋长赵子立婉言相劝,认为日军自第三次长沙会战吃了亏后,必然要思考对策,若再在长沙用“死架子”打人,将难以取胜。

赵子立建议,应且战且退,让日军往长沙以南再深入一段,将其战线拉长。这是一个拉橡皮带的原理:拉得越长,带子必然越薄弱,超过极限,就要绷折。与此同时,守军可以争取到更为宽裕的时间和兵力,到时战必有成。

薛岳根本听不进去。

不仅幕僚长有不同意见,薛岳的上司白崇禧也主张放弃长沙,固守衡阳,在湘桂或广西境内与日军决战。

薛岳不仅不听,还发了火。

在日军将帅中,虽然因个人性格和各自思考角度不同,决策中也时有争吵,可主要还是就战言战,中国国情不一样,于是这种争论往往都会超越军事的范畴,回到最让人头疼的派系内争上去。

白崇禧属于桂系,薛岳属于粤系,而且两人素不相能,薛岳也从不把白崇禧这个上司当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