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国衣裳

1912年1月1日,革命党领导人、改信基督教的孙中山,结束外国流亡返回南京,就任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新任太后隆裕(光绪皇帝的遗孀)签署了《清帝逊位诏书》,标志着大清帝国寿终正寝。当时,隆裕太后当着6岁的溥仪的面,泪如雨下地宣读了消灭中国两千年封建统治的退位布告。根据协议条款,宣统皇帝及其亲属、太监以及清宫珍宝,可继续留在紫禁城内,并得到每年400万银元的津贴,用以支付家庭开支。

此时,北京的外交界面临着一个调整期。罗斯福的继任者、美国新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也是一位共和党人。他指定伊利诺伊州的律师威廉·詹姆斯·卡尔霍恩接替柔克义,担任美国驻中国特命全权公使。1909年,卡尔霍恩与妻子露西·门罗来到中国。他承认,卸下行李时,他“对那个国家一无所知……对它既不偏爱,也不反对”。但是,1913年离开中国时,卡尔霍恩公使的“心弦被深深打动”。直到那时,在北京常驻,仍被认为是一件困难和与世隔绝的工作。然而,美国游客已开始在中国出现,美国公使馆接待了一系列重要参访者。1908年11月,据俄国外交官德米特里·阿布里科索夫记载,北京已成为“聚会上永不停止的旋转木马。每个外国公使馆都努力比其他同伴做得更出彩:俄国公使馆举办了芭蕾舞会,俄国公使的可爱女儿成了众星环绕的耀眼彗星;法国公使馆组织了音乐会,法国公使的美貌妻子,在拉威尔乐曲伴奏下,跳起了波列罗舞;法国银行搞起了化装舞会,大家身着奇装异服,被香槟酒弄得醉意醺醺,花园里挂着中国灯笼,空气中弥漫着浪漫气息”。

美国公使夫人露西的姐姐哈里特·门罗,是芝加哥著名文学杂志《诗歌》的创始人和编辑。在美国先锋派文学中,那份杂志具有重要影响力。1910年,哈里特前往北京看望妹妹,轻而易举地落入北京外国侨民的生活俗套:去北戴河避暑、骑马、参加秋季国宴等。宴会时,未婚女人和单身汉坐在餐桌下端,公使及其妻子,则严格按照先后次序坐在上端。哈里特写了许多家信,她注意到两个微小变化,预示着一场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即将来临:“满族妇女陪同丈夫参加外国人举办的晚宴。对上层汉族妇女来说,裹脚正变得不再受人追捧。”

1909年至1910年,铁路巨头查尔斯·朗·弗利尔在北京租了一套公寓居住。像他这样的富翁们,都选择北京六国饭店作为自己的领地。六国饭店建于1905年,初衷是接待通过跨西伯利亚铁路来华的欧洲旅客。1919年,美国作家艾伦·拉·莫特对那座饭店进行了描述,称其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酒店”,各国在那里“碰头、交往、共同研究,打算互相‘搞’,也一起‘搞’中国”。六国饭店位于北京的使馆区,交通便利,提供最好的法国葡萄酒和法式大餐。看到北京开始变得西洋化,荷兰人亨利·博雷尔写下了自己的不快:

一杯雪莉酒、一支香烟、一份法文报纸。我是在巴黎,还是在北京?我周围的人,与在比利时奥斯坦德、法国比亚里茨、德国威斯巴登见到的人完全一个熊样……精明的商人和百无聊赖者。天哪!那些人在北京究竟干些啥?“你喜欢北京吗?”我听到……一个女人又高又尖的嗓音:“非常漂亮,非常有意思。昨天我们去南口附近的明陵了。哎呀呀,那里太美了,美极了。”北京展现给我的,就是那个样子。皇帝、天子的圣城,已被环球旅行者和游手好闲之流的势利所玷污。那些人强迫自己乘坐火车,轰隆隆冒着浓烟,穿越北京的城墙。而那些城墙,早已无力保护北京的那份纯真。走到饭店外面,往左,往右,都是人声鼎沸,更加嘈杂。我听到锤子敲打的声音一直响个不停,似乎现代人已经占领了北京。他们正扬扬得意,在古老的北方鞑靼圣城之上,耸立起一座崭新、粗俗的国际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