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黄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第2/10页)

帝国用国运给金融资本续命,当然也会得到一点短期利益。“一战”前美国经济被伦敦的投资家所控制,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一旦咸鱼翻身,立马变得像英国一样热衷于靠投资进行金融剥削。比如“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欧洲提供了130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6000多亿美元)的投资和援助,名义上是帮助欧洲战后重建,实际是进行产业阉割,靠投资控制欧洲经济。

“二战”中整个西欧被德国占领,欧洲的工业都被绑定到了德国的重化工业和精密制造业身上。虽然“二战”期间德国被炸了个底朝天,不过炸弹只能炸塌厂房,机器是铁疙瘩,损失有限。而且机器是人造的,德国的大部分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还在,打完仗德国人立刻就把废墟扒开敞着屋顶恢复生产了。德国工业还是欧洲老大,当然苏联除外。

于是战争一结束,美、英、法就立刻执行了一个拆掉1500家德国工厂,把德国工业砍回战前规模一半的计划,出动宪兵开着吉普车搜捕和纳粹合作过的实业家和工程师,没收德国的图纸和技术资料,肢解德国工业托拉斯,这样一砍等于挖了整个西欧工业体系这棵大树的根,一时间欧洲经济濒于崩溃,难免惹恼靠工业吃饭的各国工会,于是各国左翼政党纷纷高票进入议会,甚至着手组阁。

这时候马歇尔将军已经当了国务卿,主抓外交工作,见势不妙赶紧拿出100多亿美元给欧洲买美国货,算是阉割后补偿一些营养费,以阻止濒于崩溃的欧洲产业界和中间势力倒向左翼。同时用美国的重工业取代德国的作为欧洲工业的新核心。为此美国还派了一大票技术人员去指导欧洲人学习美国技术,操作美国设备,后来苏联援建我们156个项目的时候那么大方,也有点跟美国人攀比的心思。

不过和一穷二白的中国不同,欧洲的工业托拉斯很多关键技术比美国还先进,比如喷气式发动机就是德国和英国分头发明的。为了省掉和这些趾高气扬的老寡头钩心斗角,更为了逼迫这些老寡头廉价出卖技术和工程师,美国人把绝大部分援助款项通过一些专门基金发给了欧洲的中小私营企业,以“向客户的客户销售”的策略斩断欧洲核心制造业和下游企业的产业链配套联系。

“马歇尔计划”说是用于战后重建,不过其中最大一笔钱——超过30亿美元都给了并不怎么需要重建的英国,比德国多一倍,比法国多一半,另外像瑞典、瑞士、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这些根本没被战争波及,一直在发战争财的国家也得了不少,连英国一起,占了整个“马歇尔计划”款项的近一半。这是因为英国是盟友,西班牙、葡萄牙们是中立国,不能直接踹开门抓人拆厂,只能拿糖衣炮弹裹着软刀子慢慢杀。当然慢工出细活,英国被阉得也确实比德国干净得多。

剩下的钱用来投给欧洲国家作为重建货币的发行准备金,不过受援国都要按美国的要求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其实是花了点小钱买断了欧洲各国的货币发行自主权,给美国工商业资本全面渗透打开大门。

此后美国投资长驱直入,1946年美国私营企业对外投资只有不到140亿美元,到1951年“马歇尔计划”结束时增加到500多亿美元。随后三十年中增加了20倍,到20世纪80年代初已经有8000多亿美元,每年汇回美国的投资分红和利息多达近300亿美元。

不管美国人是事先计划好的,还是一边操作一边因势利导调整,这一整套精确如外科手术般的做法成了美国后来几十年来制定对外政策的标准模板。最近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先生在北京的讲演遭到中国独立学者踢场,深层背景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