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黄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

笔者有一次深入非洲的一片不毛之地,那是一片巨大的熔岩池,古代火山喷出的熔岩覆盖了整个地面,一片黑红色,火山岩是一种多孔的玄武岩,裂开之后断口锋利如刀,我们的当地司机为他的4X4越野车准备了5个备胎,跑了几百公里用掉3个。这片熔岩地上根本没有鬣狗、狮子一类猛兽,因为火山岩会把它们的脚掌磨破。不过这里还有人类居住,这些人贫困到了极点,几乎衣不遮体,不过每人脚上都穿了一双鞋,凉鞋、拖鞋、旅游鞋都有,全都是中国造的。

由此想到的是事情的另一面,如果中国货已经卖到了偏远的地方,那么这个地球差不多也已经填满了。显然我们不可能再靠出口长期支持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了。

很多年来,我们陷于一种纠结之中。我们知道要发展工业,发展科技,加强国防,却总是担心会不会重蹈苏联、纳粹德国的覆辙。这是因为我们仍然习惯于用传承了几千年的农业思维看待世界,古人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可是孔孟没有告诉过我们应该怎么拿捏,到底应该保持多高的国防预算比例,多大的工业规模。

不但古人没有留下什么预算平衡表,连近代西方经济学家,甚至连马克思、恩格斯也没有给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南。归根到底,套用一句电影里的台词“未来尚未注定”,一切要靠我们自己。

不过人类二百多年来的工业化进程给了我们一个最明确、最毋庸置疑的结论:一切强权、帝国在工业革命面前都是浮云。

谁来终结帝国

几千年来,中华农业文明的历代帝国雄踞东方,几乎不可撼动。然而1842年,三四条蒸汽拖轮牵引着英国舰队开进了中国的内河,占领了镇江,截断了大运河——中国农业文明的大动脉,就终结了当时世界上最富足强盛的大清帝国,延续几千年的中华农业文明就此堕入近代百年屈辱。

然而鸦片战争的胜利者也没有辉煌多久。到了20世纪,英帝国迅速衰落,“二战”之后在亚非民族解放运动中分崩离析。终结大英帝国的显然不是闭关锁国,也不是夜郎自大,而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前面说到过,工业化就是“用机器造机器,实现生产力的指数增长”,在大英帝国的时代,这种“机器造机器”只有一种模式——用蒸汽机造蒸汽机,也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然而到了19世纪末,德国人奥托、狄塞尔发明了内燃机,美国人爱迪生、特斯拉发明了电机和电力系统,这二者结合出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用电机和内燃机造电机和内燃机。与蒸汽机造蒸汽机相比,虽然第二次工业革命看起来只是换了个名词,但工业化的内涵和外延却完全不同了。

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年代,任何工厂都要有一个巨大的动力车间,在这里烧煤锅炉驱动庞大的蒸汽机组,蒸汽机带动工厂的动力主轴,通过房子大小的齿轮箱和离合器组把动力分配到各个生产车间中的天轴,天轴通过皮带轮或者齿轮箱驱动车间里的工作机器。

建立这样一个工厂就像造一辆巨大的汽车,所有动力主轴、变速机构、离合器的设计参数都需要精确匹配,工厂一旦建成,就很难再做什么改造。英国人把自己的铁路沿线、运河边都铺满了这样的工厂,如果想进行产业升级,无异于对整个国家动开膛破肚的大手术。

当美国、德国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人不愿意再承担艰苦的产业升级,干脆把再生产资金交给金融资本,选择在一穷二白的美、德进行投资,久而久之自己的工业也就荒废了,同时还塑造了一个政治力量强大的金融资本,最终这个金融资本吸血鬼吸干了大英帝国,眼下的美国好像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