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1990年后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2/4页)

尽管如此,德国统一后,东部地区的新外表还是掩饰住了东西德民众之间的差别,虽然这些差别在渐渐缩小。一开始,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将两者的差异总结为“东德佬”(Ossis)和“西德佬”(Wessis)。西德人之间充斥着争强好胜的个人主义,而东德人则有更强的集体倾向,认为应当由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及福利支持。民意调查和社会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些随意的观察结果。他们的婚姻与交友模式常常筑起一道看不见的社会心理的“柏林墙”。东德和西德人在文学和电影作品上的争议也反映了两者的不同,民众讨论此起彼伏。这些作品包括克里斯塔·沃尔夫的后革命短篇小说《何去何从》(Was bleibt),这部作品完成于十多年前,稍微润色后就出版了。还有试图将独裁“描绘为无害”的幽默小说和电影,例如布鲁西格(Brüssig)的《像我们一样的英雄》(Helden wieWir)和《太阳大道》(Sonnenallee,这条街道曾横跨了柏林墙)。

对历史的解释也会牵涉政治和道德。东德被称作是“第二个德意志独裁政府”,而许多西德政客和媒体常常过于尖刻地批评东德。奇怪的是,这居然导致了许多东德人开始至少在某些方面,自相矛盾地怀念起了他们曾经参与推翻的政府。人们谴责“极权主义的独裁政府”,并将东德政府和纳粹相比,这让许多东德人感觉自己从前的生活和记忆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扭曲,甚至彻底的否定。新德国议会想要调查东德独裁的性质和后果,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专案调查委员会进行长期调查。专家的证言和激烈的辩论使讨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如何阐释、“克服”这段刚刚过去的历史成了核心问题。要想审理东德的主要领导人是相当困难的。但对史塔西的非正式雇员(Stasi IMs),或民间线人的大范围政治迫害的审理却相对容易。与东德政府有任何形式的瓜葛并成为其“共犯”者,就会失去工作和事业前景。相比之下,罪恶滔天的纳粹政权虽然背负着种族屠杀和世界大战的罪责,但1945年垮台后,其“随大流者”(Mitläufer)却受到了十分仁慈的处理。20世纪90年代另一个讨论的主题就是纳粹时期。那一时期的许多事件引发了公众的争议,例如,一次展览展出了德意志国防军参与纳粹暴行的证据;有人提议在柏林建立大屠杀纪念碑;还有,丹尼尔·乔纳·戈德哈根(Daniel Jonah Goldhagen)声称,德意志人民长期怀有“排犹主义”,并认为这是解释大屠杀的关键。德国人对这个更为遥远的“还未过去的过去”[1]痛苦不堪,这使原本难解的德国历史以及统一后德国人对新国家的认同过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统一后的头十年,这些经济、文化、政治上的混乱对德国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早期,起初最大的问题就是右翼激进民族主义的复兴。80年代,共和党和德国人民联盟(Deutsche Volksunion, DVU)等右翼政党已经在地区选举中小有成就。但如今,两德统一似乎导致了东部地区种族偏见问题的频发。针对个人的种族暴力时有发生。早年在东部的霍耶斯维达(Hoyerswerda)和罗斯托克(Rostock)、西部的索林根(Solingen)和默尔恩(Mölln)等均发生过有组织的针对外国人的攻击。这些暴力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各方担心,随着统一民族国家的复兴,偏激的民族主义也会随之燃起。不过,和20世纪30年代不同,政府坚决反对并严肃处理了这些草根阶级的种族主义事件(尽管在某些事件中,当地警方和旁观者的反应有些迟缓)。同时,许多德国民众也表达了他们的反对意见,于是,早先对极端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复兴的担忧似乎成了空穴来风。20世纪90年代,德国甚至修改了严格的公民法,让长期居住在德国的“客籍工人”及其子女更容易申请到公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