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德国历史的模式与问题

在简短概括了德国历史的主要模式后,本书将谈谈德国历史的总体“特性”这一更为宽泛的问题。

德国自身“有地缘政治性的地理位置”常常被认为是德国历史种种复杂问题的原因之一。德国位于欧洲的中心地带,与英国这个岛国不同,它没有自然的疆界。因此,在德国的土地上是无穷无尽的战事和随之而来的军事化。相反,英国是个贸易国,海军代替了常备军队控制着附近的海域。然而,这个观点将问题过度简单化了,没有考虑到两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上的具体差异,甚至将英国历史这一前提弃之不顾。德国在欧洲中部的地理位置本身并不是解释德国史特点的重要因素。最近大为流行的这一“地理位置”说只是肤浅的替代品罢了,其支持者直到现在也没有对多种多样的历史因素进行任何严肃的探讨。但另一方面,这一说法也指明,德国史应当放在国际视角下进行考察,充分考虑在欧洲中部争夺空间、立场、权力和地位的各种力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包含特定地区或领土的内部因素。虽然这些原则对所有国家的历史研究都适用,但对德国史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德国领土涉及的政治单元十分多样,其间的相互关联增加了德国史的复杂性。

德国史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政治实体间没有重叠的部分。这在谈到哈布斯堡王朝时尤其重要。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在神圣罗马帝国之外,因此拥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但同时也让哈布斯堡的利益与帝国内部其他领土的利益分隔开来,并存在相互冲突的可能性。虽说哈布斯堡的独立性可能是它权力基础的关键,但也可能是神圣罗马帝国弱点的重要来源。当帝国内部的冲突到了关键时刻,皇帝则可能被帝国之外领土的事务缠身,从而无暇介入处理,让不同政见随意发展(比如宗教改革时期)。另一方面,神圣罗马帝国可谓包容万象,其势力也足以保护邦国体制,如果没有神圣罗马帝国,一些小邦国在早期现代化的领土扩张时期,很容易被邻近的大国吞并。不过在此期间,还是有一些小邦国惨遭吞并(但并非所有计划都能成功,比如18世纪晚期,奥地利本想向德国南部,尤其是巴伐利亚地区扩张势力,但以失败告终)。对认同的强调加快了结盟和防御联盟的发展,同样也保护了较小的邦国的相对独立性。帝国是个象征性的奇特体系,不同的元素在其中不断变化,缓慢发展。普鲁士也有部分领土位于帝国之外,也有不重叠所引发的诸种问题。但也正是由于部分领土不受帝国管辖,1701年,选帝侯腓特烈三世才可能在神圣罗马帝国之外称王,成为腓特烈一世国王和普鲁士的国王。在19世纪这一民族主义的时代,德意志试图走向统一。于是,德意志邦联内外,邦国、超邦国组织以及一些德意志邦国内的非德意志民族群体(尤其是奥地利和普鲁士内部,还有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之间,由于领地不重合、政治利益不一致,产生了越来越多棘手的问题。

不过,一提到民族主义和国家统一,就会引发有关德意志的另一个问题,即权力在帝国层面呈分散趋势,在邦国层面却呈集中趋势,这一特点是否对国家的形成造成了影响。从这种角度来看19世纪前德国历史的特殊性,可以说已经过时了。这种看法显然是强加了现代人的观念,以为民族国家才是正常的政治单元,于是把德国历史看成是扭曲的。如果不是因为在现代工业资本主义的时代下,民族国家由于强大的竞争力而崛起,那么德意志早期以松散的总体框架囊括大量弱小政治单元的政治结构可能会一直幸存下来,成为切实可行的政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