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立到巩固(第3/4页)

西德社民党的领袖,前柏林市长维利·勃兰特(Willy Brandt)成为总理后,德国与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渐趋缓和。如今,美国和苏联都希望两德之间的关系能够好转,这也符合勃兰特本人的愿望,他希望两德关系改善,并促进两德人民的互相接触。勃兰特的所谓东方政策制定于20世纪60年代晚期,1971年埃里希·昂纳克(Erich Honecker)取代乌布利希成为总理后,东方政策继续施行。尽管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的反对不断,勃兰特还是促使议会通过了一系列的条约和协议,并最终于1972年12月签订了《两德基础条约》。1973年5月,条约被正式批准(尽管还是有人反对)。1973年9月,两德都加入了联合国。从此以后,两德正式承认了对方的主权,但两德对彼此来说也不是真正的外国,它们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从双方的角度出发,稍有不同)。这种特殊关系的象征是互设代表,这个代表不叫“大使”,而叫“常设代表”(permanent representatives)。1973—1989年,两国议题不再涉及日益模糊而抽象的所谓统一,而是更注重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虽是不同的国家,但东西德之间却有独特的关系。

西德由社民党与自民党组成的联合政府于1969年上台,1982年下台。除了勃兰特起初外交政策的成功外,这一时期而临日益严重的经济问题和国内难题。以1973年的石油危机为代表,这一时期的能源危机对西德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样对西德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的还有20世纪70年代晚期至80年代的世界经济衰退。同时,20世纪60年代晚期的激进运动继续发展,除了相对无害的撤退主义亚文化,还出现了更为麻烦的、由一些“红军派”的激进分子[1]所领导的恐怖主义运动。1974年,东德间谍入侵事件后勃兰特辞职。更为右翼的赫尔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接管政府。同党派的左翼分子就环境、核能和国防问题抨击施密特。同时,面对不断上升的失业率和政府在福利上过大的投入,施密特在通过预算决议上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社民党的右翼联合政党——自民党给施密特施加了很大的压力。1982年,自民党终于以宪法为武器,发起了建设性不信任动议(Constructive Vote of No Confidence),罢免了时任总理,转而投向基民盟和基社盟。仅仅因为一个小党的几名议员倒戈,基民盟的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就成为西德的保守派总理。许多西德人对此情形有些不安,科尔也一样,他又发起了信任投票(虽然他是故意要让自己得不到多数票的),随即让提前大选成为可能。1983年大选确定了科尔的总理地位。西德因此进入了战后第三个主要的政治阶段,即保守派政府。前两个阶段分别为保守派政府(1949—1969,最后三年为大联合政府)和时间较长的社民党政府(1969—1982)。

1971—1989年,在埃里希·昂纳克的领导下,东德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乌布利希时期,社会迅速变革,乌托邦主义和镇压相互结合。随后的昂纳克时期,政府拒绝承认当下的一些问题,面对社会政治问题也不愿寻求长期的解决方案。20世纪70年代,政府又开始在经济上集权,提出并持续强调消费者满意度,电视、汽车等产品需求高涨,也越来越容易买到。起初,文化政策呈明显的自由化趋势,但这种情况只持续到了1976年。这一年著名歌手、吉他手沃尔夫·比尔曼(Wolf Biermann)遭到了当局的强制流放,引发了东德文化圈的抗议。20世纪70年代晚期,政府重新对文化领域加强了控制,东德的新教教会是个例外。1978年,新教教会与政府达成了一致,巩固了自身在东德社会的地位,同时为持异见者提供了一个受到保护的讨论空间。20世纪80年代,两德进一步互相接触。随着两国之间的交通改善,东德人去西德旅行更容易了。1987年,埃里希·昂纳克对联邦德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20世纪80年代,随着领导层的年龄增长,他们越来越无法容忍国内漫天的异见和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改革的影响,政治氛围似乎越来越压抑。尽管如此,东德还是明显越来越成熟了,许多没有政治倾向的德国人也能在此谋生,并过上至少过得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