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立到巩固

东西德最初的宪法很相似。两部宪法都规定了总统为国家首脑,另外还有政府的政治领袖(西德的总理称作Chacellor,东德的总理称作Prime Minister);两国都有上下议院,下议院的议员理论上是通过全国选举选出,代表着人民,而上议院则代表着邦(Länder);两部宪法均未规定本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社会经济体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宪法实际上是临时的,因此以“基本法”(Grundgesetz)来命名,并明确表示致力于两德的最终统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宪法在制定的过程中也保留了两德统一的可能性。然而,两国的政治体制在原则上有着根本的不同。西德采取的是民主代表制,每四年举行普选,社会中广泛的群体均可参与;东德宪法却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之上,议会中不同政党和大型组织的代表席位是事先分配的,其中德国统一社会党占据了主导地位。正如本书即将谈到的,后续的发展不断加大两部宪法之间的差异。

虽然德国已经分裂成了两部分,但一开始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不可逆转的。后续的发展却不断巩固着两德的分立。1951年,统一计划失败。20世纪50年代,东西德分别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与他国结盟。1955年,两德重新确立了各自的完整主权。1961年8月,柏林墙修建。当两德的分界最终被混凝土封闭,从东德逃往西德的最后通道也被封住了。随着20世纪70年代东方政策的实施,东西德于1972年互相承认了主权。20世纪70年代晚期至20世纪80年代,两德关系不断发展,与任何其他两个分离且独立的国家关系都无法相提并论。1989年秋,东德爆发革命,两德分立的问题再次浮上了台面。同年,柏林墙倒塌。

1949年8月,基督教民主联盟成为联邦议院(Bundestag)中的第一大党。西德的第一位总理是康拉德·阿登纳(Konrad Adenauer),这位天主教徒足智多谋,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曾担任科隆市长,第三帝国期间一直相当低调。在联邦总理的选举中,他一直强迫德国自由民主党的议员给他投票,最终只比第二名多得了一张选票。德国自由民主党候选人特奥多尔·豪斯(Theodor Heuss)后来成为西德第一任总统。阿登纳一开始十分依赖联合政府,并成功地在1957年的大选中领导基督教民主联盟赢得了压倒性的多数选票。在十四年的总理生涯后,阿登纳最后以87岁的高龄于1963年退休。阿登纳专横的治理方式[由此诞生了“总理式民主”(Chancellor-democracy)这一新的政治概念]为西德的战后发展打下了基础。阿登纳坚定地促进西欧的一体化,同时领导西德实现了争议较少的“经济奇迹”,这和他的经济部长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Erhard)也密不可分。尽管阿登纳在正式场合曾言不由衷地表达了支持统一的态度,但他对西欧一体化的热情正好与美国的西欧政策相一致。美国希望通过战后西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一体化来抗衡共产主义。1949年10月,联邦共和国加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the Organisation for 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1951年4月,西德加入欧洲煤钢共同体(the 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同年5月,西德成为欧洲委员会(the Council of Europe)成员。1957年,西德与其他五国在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5年,《占领法》期满终止,西德获得了完整的主权,成为1949年建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的成员。1956年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尽管遭到国内很多人的反对,联邦共和国还是建立了常备军队并开始征兵。西德一方面努力获得国际社会的重新认可,另一方面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复苏,从战败的废墟中,成长起一个物质主义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和生产效率令人震惊。西德专注于建立繁荣的未来,让人暂时忘记了它的过去。前纳粹主义者也相对容易地融入了20世纪50年代保守主义的新德国。在这一过渡时期,西德反共产主义和物质上的成功给新的民主政体带来了实际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