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东西德时期(1945—1990年)

两德的建立

1945年,德国一片废墟。德国人被战争拖垮了,他们担忧着不确定的未来,在帝国的断壁残垣中竭力求生。所有人,包括占领国,此时都无法确定德国将面临怎样的未来。在随后的四十年中,出现了两个彼此迥异的德国。西边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发展成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东边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发展成了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经济最为繁荣的国家,直到20世纪80年代晚期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还是苏联最为可靠的支持者和盟友。过去失控的德国发展成为现在这样两个政治和社会经济体系如此不同的国家,着实令人惊讶。

最初,同盟国在计划德国的未来时产生了分歧,无法达成一致。战争期间,同盟国曾在德黑兰(1943年)和雅尔塔(1945年2月)讨论过这一事项,当时与会国一致同意德国应该被划分成几个占领区,而在雅尔塔会议上,与会国又认为除了英国、美国和苏联外,法国也应当拥有自己的占领区。在赔款和战后波兰的西部边界问题上,苏联和西方国家已经有了明显的分歧。1945年7—8月召开的波茨坦会议掩盖了这些分歧,美国、英国和苏联在会上通过了对德政策的总策略,即德国必须去纳粹化、去军事化,同时民主化。但三国并未通过具体的、可行的提议,因此,不同占领区仍然无法实施一致的计划。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因其为没有政府的被占领国,此时无法达成任何和约。在等待和约签订期间,为方便管理,波兰的西部边界暂时划定为奥得河(Oder)和尼萨河(Neisse rivers)西段。德国疆土因此西移,东部边疆则划归波兰和苏联。波兰的国土也因此西移,并失去了东部的领地。由四国控制的柏林同盟国管制委员会负责协调不同占领区的政策。赔款则由每个占领区的国家分别制定,而苏联由于损失巨大,可以获得西部占领区的额外赔偿,其中一部分实际上是为了从大部分从事农业的苏联占领区人民手中换得一些粮食。会议最终以《波茨坦会议议定书》作结。法国虽然获得了一个占领区,但没有出席波茨坦会议,后来并没有被这些决定牢牢束缚。然而,由于会议达成的决定大部分相当模糊而笼统,占领国可以对其做出很多种不同的解释。

地图7.1 1945年德国被分为四个占领区

占领区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明显。苏联占领区最先发起了最为激进的变革。为了将德国共产党(KPD)的积极政治活动合法化,苏联在占领区内迅速开始推行政治党派的许可证制度。在瓦尔特·乌布利希(Walter Ulbricht)的领导下,在莫斯科受训的德国共产党已经于1945年4月底抵达柏林。他们迅速控制了地方的政治事务,并在驻德苏联军事管理委员会(SMAD)的支持下,拥有了比其本身更强大的影响力。他们起初拒绝了社民党的合作提议,但在1945年秋,形势却变得越来越明晰。德国共产党发现,光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获得大量群众基础的。1945年秋,他们被迫与社民党进行商讨,并于1946年4月合并为所谓的德国统一社会党(Socialist Unity Party,SED)。德国统一社会党最初支持所谓的“通向社会主义的德国之路”,并希望以大众民主的形式团结所有的“反法西斯力量”。到1948年,统一社会党变成了共产主义者主导的斯大林主义的“新类型的党”。在苏联占领区活跃的党派还有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民主联盟在西部的占领区也同样很活跃,它代表了新的基督教党派,试图团结之前支持中央党的天主教徒以及中产阶级和右翼新教徒。同样活跃的还有德国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of Germany,LDPD)。共产主义者则为后来的两个党派打下了基础,一是德国农民民主党(Peasants’ Party, DBD),二是德国国家民主党(Nationalists,NDPD),两党都努力争取一些可能产生不满的选区的支持,同时分裂选民对保守党派的支持。到1948年,苏联占领区所有的党派都被“协调一致”,并由统一社会党牢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