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统一(第3/4页)

奥普战争后,一个新的政治实体代替了邦联。新成立的北德意志邦联是个联邦国家(Bundesstaat),而非邦联(Staatenbund)。它不仅不包括奥地利,还剔除了四个德意志南部邦国: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和黑森—达姆施塔特。普鲁士由于吞并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汉诺威、黑森—卡塞尔、法兰克福和拿骚,领土面积扩大了不少。俾斯麦创立了北德意志邦联宪法。所有邦国都可以继续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同时邦联主席,即普鲁士国王,负责接管外交和军队事务。帝国议会(Reichstag)基本上没有实权,增加的上院被称为联邦议会(Bundesrat),被普鲁士牢牢地控制着。北德意志邦联宪法为后续的德意志帝国宪法(Constitution of Imperial Germany)打下了基础。

此时,俾斯麦在普鲁士境内获得了多方拥护。奥地利战败后,自由派又开始分裂,一些右翼分子退出了进步党,和其他北部德国邦国的自由派组成了国家自由党(National Liberal Party),支持俾斯麦。保守派也进行了重组,其中自由保守党(Free Conservative Party)支持俾斯麦。然而,虽然北德意志邦联的地位十分重要,但它却无法稳固普鲁士在德意志的地位,南部德意志邦国还是抵制关税同盟的扩张。直到1870年的普法战争后,普鲁士才得以将南部德意志邦国并入邦联,组成德意志帝国。危机的出现一开始是由于西班牙王位的继承问题。西班牙选了一位霍亨索伦继承人,但遭到了法国的反对。虽然后来西班牙也撤下了这位候选人,但恶化争端对法国和俾斯麦都是有好处的。俾斯麦审时度势,趁势出击。在短暂的普法战争中,德意志军队在普鲁士总参谋长冯·毛奇将军(General von Moltke)的指挥下,借助德国技术(克虏伯公司生产的军备)的支持,迅速打败了准备不足的法国。由于1870年9月巴黎宣布共和,外部势力不再干涉法国内政,不想支持这个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政府。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德国吞并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并提出了巨额赔款的要求。

地图5.4 1867—1871年德国的统一

普法战争中,德国南部邦国在民族主义热忱的煽动下,加入了北德意志邦联。此时战争结束,这些邦国意识到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他们都没有选择权,只能留下来。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成立,并在凡尔赛宫举行庆典,德意志邦国的国王们将德意志帝国的世袭帝位授予了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不管之后民族主义者如何吹嘘,当时各方都不是很乐意,包括诸侯们和新皇帝自己,因为俾斯麦并不是怀着爱国主义的热情想要统一德国,他所谋求的只是普鲁士势力的成功扩张。

第二帝国的宪法写得十分清楚。这是个联邦帝国,构成帝国的邦国保留自己的国王和对内部事务的极大权力,但外交政策和战争则是帝国层面的事务。其政治结构实际上呈三层金字塔形。底层是帝国议会(Reichstag),由成年男性通过无记名公投选出。虽然表面看起来非常民主,但议员实际上几乎没有任何实权,只能对政治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议员没有酬劳,没有收入来源的人很难在议会中获得席位。正如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的那样,任何想要行使实权的人都会鄙视议会。虽然帝国议会有否决权,但立法是由联邦议会(Bundesrat)起草的。联邦议会是帝国政治体系的中间层,由不同邦国的代表团组成。作为最大的邦国,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享有否决权,它的影响力极大,可以终止任何对普鲁士不利的措施或宪法的修改案。权力真正集中在了金字塔尖的皇帝、宰相、内阁大臣、高级官员和军队的将领等少数人手里。名义上,皇帝或宰相(由两人的个性而定)拥有很大的权力,但一旦出现权力真空即皇帝和宰相都很弱时,就会导致官僚统治。军队也不是完全对议会负责的。起初,战争大臣的部分事务对帝国议会负责,但普鲁士的战争大臣在最大的普鲁士军队的事务上并不对帝国议会负责。1883年,帝国议会失去了对军队预算的控制,也就丧失了对军事事务仅有的发言权。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甚至很久之后,军队在德意志政治中一直扮演着非常模糊,但具最终毁灭性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