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敢笑荆轲非好汉好呼南八是男儿(第4/10页)

说话之间,只见三个军官走上楼来,当前的一个穿着羽林军的服饰,十分神气,后面两个军官,身披驼绒军装,腰围金带,脚踏蛮靴(一种长统的马靴),看这装束,便知是边军的高级将领。

那羽林军军官道:“我给你们带来两位贵客,这位是田将军,这位是薛将军,快给我们找一副雅座。”堂倌连连应诺,赶忙去收拾一副临窗的座头。

跟在令狐都尉后面那个身体有点发胖的军官,眼光一瞥,见李白伏在桌上呼呼噜噜的打鼾,鞋子帽子都摔在一边,远远就闻得他那股酒气,还有一个张旭,须子上墨汁淋漓,兀自在那里手舞足蹈,要和别人斗酒,那军官皱起眉头,道:“人家都说这是长安最有名气的一家酒楼,却怎么容得这些穷酸在这里撒野。”令狐都尉不待他的话说完,急忙拉着了他,在他耳边低声说道:“打瞌睡的那个人正是皇上所宠爱的李青莲李学士。”那个军官吓了一跳,连忙噤声,脸色尴尬之极,偷偷的朝李白、张旭那两张桌子望去,见那些人闹酒的闹酒,谈天的谈天,似乎并没有听到他的话,这才放心。

这时段珪璋已回到了他原来的座头,铁摩勒低声说道:“这两人就是安禄山手下的田承嗣和薛嵩。”段珪璋道:“沉住了气,不可闹出来。”

酒楼上有三张桌子,坐着的都是宫中的侍卫和羽林军军官,见了令狐都尉,纷纷起来招呼,那令狐都尉哈哈笑道:“我给你们介绍两位好朋友,平卢军的田将军和薛将军,他们两位是安节度使的左右手。”在各路节度使中安禄山兵权最大,又是杨贵妃的干儿子,那些侍卫们和军官们对田、薛二人纷纷趋奉。

段珪璋听他们的言语,知道那个令狐都尉名叫令狐达,在这群军官中似乎职位最高,那些人对他都很恭敬。田、薛二人则是护送安禄山入宫的,安禄山给杨贵妃留下了,要他们到晚上才去接他。

段珪璋心道:“这酒楼正对着明凤门,我今晚再来,在此守候,等这两个家伙接安禄山回去之时,我暗地跟踪便是。”

铁摩勒那日在马蹄下救人,田、薛二人虽然在安禄山左右,但铁摩勒那日是个乡下少年,现在却打扮成贵家子弟的模样,田、薛二人哪里认得出来?何况他们的眼光都被李白的醉态吸引住了,更没有注意他们。

不过段珪璋却不敢大意,生怕给他们窥破行藏,已然得到了安禄山的消息,便想离开酒楼。

正待叫堂倌过来结账,酒楼上又来了一个客人,一进来就大声问道:“李学士可是在此喝酒么?”

这人也是个武官装束,但与田、薛二人却大大不同,他着的是一身粗布军装,严冬时分,仍然穿着草鞋,但他腰挂长刀,刀鞘却是名贵的犀牛角做的,样式古拙,刀鞘上还缠有金丝,要不是他挂着这把名贵的刀鞘,那就完全像一个穷大兵了。

段珪璋抬起头来,打量了这人一眼,不觉暗暗吃惊,这军官约有三十岁左右,双目炯炯有神,虬髯如戟,满面风尘之色,却掩盖不住他的侠气雄风,段珪璋蓦然想起一个人来,但却不敢断定是不是他。

令狐达喝道:“你这厮是什么人?李学士是你随便见得的么?”

那军官冷笑道:“我找李学士关你什么事?要你出来多事?”

薛嵩道:“你大呼小叫好没规矩,李学士正在好睡,你胆敢吵醒他么?看你这粗野的样子,李学士就不会交你这样的朋友!”薛嵩刚才认不得李白,出言无状,甚感难为情,正好趁这个机会,一来为令狐达助威,二来讨好和李白同来饮酒的那班官儿,心中想道:“这回大约不至于看错人了吧。看来这厮最多不过是一个边军的小军官,谅他怎能识得李白。”

薛嵩拦着了去路,那军官大怒道:“你狗眼看人!”平掌一推,薛嵩冷笑道:“你要打架么?”立即施展擒拿手法来扣他的脉门,想把他一下拿着,反扭过来,在一众军官面前,博个哈哈一笑。哪知他没有抓着人家,却反而给那个军官一掌推开,跄跄踉踉的几乎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