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拆局(第6/14页)

“曹操我知道,他可是个乱世里的英雄人物!我最欣赏他说过的一句话,‘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了不起,深合我意!”颜公子昂起头说。

汤子仰察言观色,举杯附和道:“颜公子的气魄与胆识只有比曹公当年更胜一筹哇!”

徐晖和凌郁听得云里雾里,都想,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比他更胜一筹,那岂非要自己当皇帝了?

这话徐晖他们听不明白,却着实说到了颜公子的心坎里。他哈哈一笑:“那我可就当仁不让了!司徒先生适才说曹操赞美这杜康美酒,是怎么说的来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这首《短歌行》本就写得大气磅礴,从司徒峙口中慨然诵出,更有一股苍凉雄壮之气。

颜公子道:“燕京的酒太辛烈,打猎时喝上一大口倒还好,摆在宴席上就显得粗劣了。还是这中原的酒好,有一股甘美的回味。凑在一桌就喝得热热闹闹,一个人喝还能够解忧解烦!”

汤子仰凑笑道:“海陵王年轻有为,哪儿还有什么愁烦需得独个儿喝闷酒哇?”

颜公子笑着摆手道:“你可不知我的烦心事呀!每日多少大小事务都得由我亲自打理才罢!”

“颜公子打理各地商铺,十分操劳。出门在外,更要多用些酒菜,仔细调理身体啊。”司徒峙夹起一筷糖醋熘鱼,轻轻放进颜公子碗中,眼角却刀锋一样扫过汤子仰。

汤子仰猛然惊觉自己适才失言,脸一下子红到了脖根。颜公子却没听出来这话根里含着的提醒与警示,又喝一碗酒道:“是呀,中原酒菜胜过我们那儿十倍百倍,正是要多用些”。

汤子仰那一声海陵王随口而出,旋即淹没在丰乐楼的嘈杂与喧嚣之间,但落进徐晖和凌郁二人耳中,却有如划过黑夜的一道闪电。他们同时都想起司徒峙给韦太后密函里提到的那位“大金完颜氏海陵王亮”,心里霎时豁然一亮。这位神秘的颜公子,让司徒峙都毕恭毕敬的颜公子,原来根本不姓颜,而是复姓完颜。他也并非什么北方富商,而是金国皇帝的五弟、声名显赫的海陵王完颜亮。

明白了这个关键,适才饭桌上那番暗藏玄机的对话便也即刻想通。完颜亮是将自己比作了平定乱局、把有国家实权的魏王曹操。而汤子仰似乎是在恭维完颜亮有能力完成曹操没敢做的事情,有朝一日取帝位而代之。

汤子仰无意中泄露的秘密被司徒峙不动声色地盖了过去,徐晖和凌郁佯装一无所觉,默默陪着吃完了这一餐,又即启程南下。好容易熬到晚上安寝时分,他们避开众人,才把这件事从心窝里掏出来。

徐晖马上想到的就是完颜亮此行目的,千里迢迢,亲赴江南,必如密函中所说,是要去会韦太后。这个会晤定由司徒峙陪同,说不准还要他和凌郁护卫,而这正是最使他担忧的一桩心事。

“到时候,韦太后再向我追要《洛神手卷》,恐怕是躲不掉的。”

“即便你不露面,她见到义父,难保不提起这事。义父知道了,终究是麻烦。”

“难道就没有什么法子?”

“除非……除非他们见不成面。可完颜亮大费周章地一路南来,不就是为了见韦太后?如何能够不见?”

徐晖从凌郁这句话里得着了启示:“若能阻止完颜亮南下,不就见不成面了?”

“那岂非是和义父作对吗?”凌郁双眉一挑。

徐晖心上觉得一阵凉。在她眼里,司徒峙的分量毕竟要胜过他。他转身背对着凌郁甩下一句:“你心里便只有你义父!这事于他而言只是一时的利益得失,对我却是生死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