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的真谛是:连接胜于拥有(第2/2页)

这呼应了知名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写过的经典——《弱连接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马克认为有三种人脉元素:第一种是亲朋好友熟人之间的强连接;第二种是社会上更广泛但并不深入的弱连接关系,例如朋友的朋友、半熟人、邻居、网络社区熟人;第三种则是各种强弱联系的汇聚地,即联络枢纽。这三种元素当中,“能帮助人们在工作和事业上、在信息的扩散上起到决定作用,能够高效地传播的,其实是弱连接人脉”。

如果把这个人脉模型套用在“互相麻烦”的观点上,就能对这个观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一,越是成功的人,往往都努力建立并拥有海量“弱连接”,而不是在强连接上“涸泽而渔”。

亲朋好友之间的互相求助,是一直以来就有的。通过“弱连接”彼此麻烦,则是倒退几十年很难想象的事情,那时人们的社交面都很狭窄,托人办事,是“很不好意思的事情”,而现在很多互助行为都发生在网络承载的弱连接世界里。

媒体求素材,在作者群里喊一声“征稿”就行了;我想找某某公司的朋友,在朋友圈里发条寻人启事即可。

这种举手之劳的互相麻烦,其实多多益善:通过互相麻烦,将弱联系互动加强,同时为你制造更多的弱连接。

第二,不知道该“麻烦”谁的时候,可以直接去找“连接枢纽”。

连接枢纽,是指那些人脉强者,他们由于自身性格或职业的关系,位于各种强关联、弱关联的交叉地带,当你求助于枢纽时,就有了杠杆效应。

比如我认识一个特别“好张罗”的海外校友会的会长,他原本只是一家苏格兰大学的校友会会长,因为爱好组织活动,很快便熟悉了整个区域内各个大学的华人校友群体……在使馆我们想举办任何活动,找他准没错,第一时间推荐来靠谱人选、传递活动通知。

反过来对他而言,不仅仅是“帮了使馆朋友一个忙”,而是进一步扩展了人脉圈,把许多机会和信息第一时间提供给熟识的校友伙伴们。

第三,当“相互麻烦”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你自己就能成为“连接枢纽”。

我的一个豆瓣友邻,因为从事出版业,总需要为自己编辑的书约书评,由此认识了各路爱看书、爱写书评的人,后来又有其他编辑请她帮忙介绍,她都欣然帮忙……两头人脉都多了后,她索性建了一个群,让大家在平台上自由对接,互相“麻烦”。

开始仅限于“写评论”的和“约评论”的,可当各种平台都强调“内容为王”、希望找些泛“读书圈”的人时,自然而然地找到了她,她又拥有了大量互联网资源。

这是我亲眼所见的一个很好的实证:一个平凡编辑,如何从“麻烦”别人起步,成为跨界互联网、出版、文化领域的枢纽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