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就是用一杯水换取一桶水

有个朋友对我说:“你知道大家为啥都喜欢和你在一起吗?因为你喜欢分享。”

我回答:“你说得对!”

如果有人夸别的优点,我通常会谦虚一下,不过“分享”却是我不需要谦虚的优点。我觉得能驱动我在忙碌中挤压时间、不停写作的动力之一,其实是“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的性格。

这种性格大概遗传自我妈,小时候她去开家长会,校门口遇到压根不认识的迟到的家长,都会忍不住把刚听到的小道消息精华分享给人家。

我很早时候就尝到了分享的甜头。那时班里的学习气氛是:老师讲不明白的地方,就由学得好的人,带大家讨论。我既当过分享经验的人,也做过听分享的人。结果我们那一届考生,虽然没有一位老师有过带高考班的经验,却有三分之一的人考上了清华北大。我一直认为这是分享带来的红利之一。

一个学妹曾经问我:“考前那么高度竞争的环境下,你们为啥还能分享?不怕别人学会了超过你吗?”

我仔细回想了下,一方面是因为大家都在分享,形成了一种群体氛围;另一方面,班主任很早就告诉过我们:“你们要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竞争,而不是只超越自己班级里那几十个人!”所以我们的假想敌是全国其他很棒的学校的神级考生,而不是一个窝里相互取暖的战友。唯有“近交远攻”,迅速提升自己的作战技能,才可能击败那些可怕的对手。

分享看上去是在单向地奉献,其实对分享者而言,却受益良多。

如果你分享给别人一瓶水,那么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你自己获得了一桶水。

知识如果真的为自己所用,除了不断汲取之外,还需要定期回顾和不断地检验,把知识“砸瓷实”。

可现实中,谁也不可能给自己设个闹钟,定期提醒“喂,该检验了”,而分享却能创造这样的机会——对方的提问就像是随机抽查,本来已经淡化的记忆,通过讲解又被巩固了。只有当你真正理解掌握了某个知识点后,才有可能给别人讲明白。

我就曾经常给别人讲题,结果越讲越乱,发现原来自己从根上就理解错了,但误打误撞做对了。我通过分享,发现了原来的盲区。

分享的过程,也是对知识见解的体系化梳理过程。本来那些点,都是七零八落地散布在脑子里的,通过给别人从头到尾讲一遍,好像用一根线把各种珠子都穿起来了。

要是分享时碰到一个会提问的人就更好了,他有可能揭示那些暧昧不明的漏洞,让你及时发现和修补。

以前我有两个同学,数学都学得特别好,他们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中一个,什么时候去问她,她都会解答;而另一个有个规矩,平时怎么问都行,就是不能临考前去问,她会紧张地说:“不行,我现在不能讲题,一讲整个思路就乱了。”一方面这是每个人心态和抗压能力不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前者的知识掌握更牢固,思维体系打得更扎实。

很多人不是不喜欢分享,而是以前曾“吃过亏”:“我把知道的都和某某分享,但她什么都藏着掖着,不肯告诉我!”

这种情况确实很普遍,我也遇到过,但话说回来,如果是对技能知识的分享,那么原本就不能指望对方的“报答”。知识分享所得的回报就是知识本身,因为教就是最好的学,如果你能把它完整有逻辑地阐释清楚,就已经收获了这些知识的体系化呈现。

而如果是对信息的分享,在如此发达的网络世界里,即便你不告诉别人,别人有心也一样能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