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的真谛是:连接胜于拥有

《蜗居》里有个经典桥段,老谋深算的宋思明让沈律师找人帮自己一个忙,沈律师有些犹豫,于是宋思明意味深长地劝说道:

“关系这个东西啊,你就得常动,越动就越牵扯不清,越牵扯不清你就烂在锅里。要总是能分得清你我他,生分了。每一次,你都得花时间去摆平,要的就是经常欠,欠多了也就不愁了,他替你办一件是办,办十件还是办啊。等办到最后,他一见到你头就疼,那你就赢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宋思明在剧里是久经沙场的官商两道老手,自有一套处世经营的哲学,是剧本虚构的人物,但他这套关于人脉的观点却有史据可循,在美国学者出的政治畅销书《硬球》中就曾反复提到过。

《硬球》里提到本杰明·富兰克林有句名言:“如果你想交一个朋友,那就请他帮你一个忙。你在一个人身上付出得越多,你就会对他变得越忠诚,而赢得一个大选支持者的好办法,就是让他为你做点什么。不吝于向人求助,是所有游戏的最高境界。”

反观我自己在实践中有过一个非常失败的例子。以前在使馆的时候,为了便于和各种教育界合作伙伴交流,我建了一个微信群,群里都是一流大中介、语言培训学校、考试中心的管理人员,但我把它定位成一个单向“通知群”,发布新的签证政策、邀请参与活动、定期培训……可是这个群却总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每次大家领完通知就默默地转身走开了。

现在再回想,“群”的概念,本就是将一群彼此有联系却不太熟的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彼此产生双向的连接,人群里的连接越多,群才能越活跃,彼此帮忙、分享信息、参与活动才能积极踊跃。而我的定位,却让这个群成了一个一对多的传声筒,对于群里其他人,群的价值也就仅限于此,他们不会再有进一步投入的意愿。

当我们说“有价值的人脉是相互麻烦出来的”的时候,这里面其实隐藏着更深层次的东西:

第一,你得知道什么是可以麻烦别人的。

现在朋友圈的很多人都是平时工作办事时加微信认识的,连面都不一定见过,而对互联网这样轻薄的载体,人脉之间的“麻烦”,最好也是轻量级的东西,比如问询信息、做个小调查这种。简单建立的人脉也只能简单地“麻烦”,千万不要涉及重量级的话题,因为麻烦程度和人脉价值度不匹配。

第二,你去麻烦别人的,要和对方愿意为你提供的相匹配。

拆开说,就是对方得有能力帮你这个忙,并且你也“值得”对方帮你这个忙。前者,要和对方的价值相匹配;后者,要和你自身的价值相匹配。

第三,在整个过程中,多为对方着想,显示一点诚意,不要表现得像个揩油的。

有次朋友为我介绍了一个“投资关系”方面的专家。因为介绍人和对方很熟,所以告诉我,直接打电话向对方咨询即可,但我恰好搜到对方同时也在“在行”平台上当行家,而且费用并不贵,所以尽管对方没有要求,我还是在互加微信后,又通过“在行”约了她,以表明一点点诚意。

最后在一个多小时的电话中,她开诚布公地给了我很多行业洞见。于她而言,既是在帮朋友忙,也是在提供行家的服务,尽心尽力;于我而言,既是有求于别人,也表现了恳切之心,受之无愧。

在互联网时代,庞大的网络可以将原本不太熟悉或根本不相干的人聚集在一起。大家诉求不同,你的难题,或许正好是别人的所需,尽管看上去你是在“麻烦别人”,但有可能这样的麻烦,对方正好求之不得呢。

有次听一位在Facebook工作的前同事做分享,她提到一个研究结论令人印象特别深刻,她说:“在社交网络中,大部分的诉求都是通过二级人脉实现的。”